最新六型社区建设区县互评指导标准.doc

最新六型社区建设区县互评指导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六型社区建设区县互评指导标准

附件2: 北京市“六型社区”建设区县互评指导标准(试行) 项目 名称 具体 分类 指标内容 组 织 领 导 坚 强 有 力 组织 机构 1.设有由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负责、民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六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六型社区建设工作; 2.领导协调机构设有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具体组织实施六型社区建设工作; 3.建立区县党政领导和谐社区建设联系点,每位领导同志每年到联系点开展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4.街道建立六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工作网络,较好地完成和落实六型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政策 规划 5.六型社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有本地区六型社区建设发展规划; 6.六型社区建设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目标考核内容,有六型社区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部 门 职 责 落 实 到 位 社区 环境 1.社区内环境舒适,垃圾实行分类投放,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无乱扔废弃物、无乱设摊点、车辆无乱停放现象; 2.社区内建筑物清洁美观,无违章搭建;楼道内无杂物堆放,楼道亮灯率达90%以上,墙体无乱贴乱写乱画现象; 3.社区内公共设施完备,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或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实行雨污分流;窨井盖齐备完好,排水管道、泄洪沟等畅通; 4.社区餐饮业油污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无扰民现象; 5.社区内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管理到位,无非法侵占绿地、无毁绿等现象,对古树和名树加以有效保护; 6.社区内无噪音扰民,施工及装修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时间制度,不在居民休息时间使用噪音大的设备; 7.结合社区实际环保课堂、讲座对居民进行经常性环境教育 社区 管理 8.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班子健全,制度完善,结构优化,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完善,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强,工作成效显著; 9.社区服务站工作机制完善,职责任务明确,定期向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评议,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 10.社区居委会依法进行换届选举,居民参选范围扩大、参选率达到98%以上,积极动员组织流动人口参与选举,选举期间社区稳定,未发生较大规模的集体访、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1.居民会议制度健全完善,社区居民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民主决策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12.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到位,有效协调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引导和鼓励业主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工作配合到位; 13.社区居务公开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客观真实,财务收支、管理使用情况每季度公开1次,一般性社区事项每半年公开1次,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区重大事务及时公开; 14.社区居民定期评议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 15.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站面积符合配置标准,达到350平方米,办公和服务用房“一室多用”,办公和服务设施设备充足,各类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 16.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经费、办公经费、培训经费、费随事转经费,足额落实到位,使用管理专业有效,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公开。 社区 服务 17.社区按规定设立社区服务站,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本社区内各种公共服务事项,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 18.社区服务站按照“一窗多能、一岗多责、定岗定责”的原则统筹配备工作人员,采取“一门式”服务方式,开办服务窗口,方便居民办事; 19.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发展养老(助残)餐桌社区托老(残)所 20.社区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重点服务对象每半年开展1次公益服务需求调查,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服务台账,提供个性化公益服务; 21.推广“结对”式社区志愿服务,为8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空巢老人等群体每周提供1次陪聊、读报等服务,为独居老人每日提供1次电话巡访服务; 22.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化,为注册志愿者配发社区志愿者证、志愿者号、“社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卡”,实行“一人一证一号一卡”; 23.社区(或周边)设有菜市场(或便民菜店)、便利店、早餐、洗衣、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代收代缴服务点等网点,布局合理; 24.每年为空巢老年人、残疾人组织提供2次低偿或免费服务; 25.每年针对65岁以上持有小帮手电子服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