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94~100【作者】钟昌标【作者简介】钟昌标,1964年生,经济学博士,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对大国来说,国内区际分工状况会影响该国整体国际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的省际差异很大,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特别是地方贸易壁垒所造成的国内市场扭曲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严重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省区的对外贸易偏好。加入WTO以后,面对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国内地方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的成长壮大和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词】区际分工/区际贸易/贸易壁垒/竞争力【正文】???? 一、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分工????对于竞争力为何物这一问题,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注:Buckley,P.,Pass L.Christopher and Kate Prescott,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Critical Survey.In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4,2,1988,pp.175-200.)。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力的发展和转移是其经济尤其是其制造业发展成熟过程的自然结果(注:The Myth of Asia Miracle.In Paul.Krugman,Pop Internationalism.Cambridge,MA:MIT Press,1996.)。由于此种观点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根据代表性企业来设计的,因此它忽略了企业间的差异(注:Thurow,L.,Head to Head:the Coming Economic Battle among Japan,Europe and America.New York:Morrow,1992.)。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即便在同一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生产率也会有极大的差异,一些企业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而其他企业则无优势可言,因此强调竞争力的企业特性。实际上,企业特定的竞争优势同国家特定的比较优势之间,差别仅在于分析的时间间隔(注:Buckley,P.and Mark Casson,Model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9,1,1998.)。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将竞争力大致表述为比较优势的概念是恰当的,完全可以兼顾国家和企业两个层次。????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几乎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并且假定要素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充分流动。同时,“主流经济学理论基于两个基本观点:明显的获利机会已几乎完全被充分利用,事物已达理想状态。”(注:Krugman,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MA:MIT Press,1995,P.74.)事实上,各国国内的企业在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之内都或多或少地存有差异,现有的静止状态也非最优化的均衡,依然存在通过国内区际贸易获益的可能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范畴的分析,还是古典学派及新古典理论框架中生产模式决定贸易模式的隐含假定,都暗示各国调整国内区际分工对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潜力。本文即是从这一角度论述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现状对于我国国内资源配置和比较优势形成、进而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1978年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进出口大国。加入WTO则表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必将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已经引起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之一便是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前面提到各国均存在调整国内区际分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潜力。在我国,统一的国内市场尚未形成(注:本文研究的地区市场并非区域性市场,二者关系见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文中地区市场的形成是由“行政分割”造成,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阻止短缺的产品流入;第二,禁止与本地直属企业的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产品进入;第三,阻止相对稀缺性较高的生产要素流出。可参阅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SL-621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V120.pdf VIP
- 圆柱圆锥的认识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18.1.1 从分数到分式.pptx VIP
- 永恒传说图文攻略.docx VIP
- 初级社工实务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ABBACS510变频器主要参数设定.docx VIP
- ABBACS510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pdf VIP
- BS EN 12350-2-2019 Testing fresh concrete Part 2:Slump test 新拌混凝土试验第2部分: 坍落度试验.pdf
- 三矿--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分解及完成情况表(6.25).xlsx
- 大阪精密齿轮检测中心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