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科技园人行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方案
科韵北路(云溪路-黄埔大道)-黄埔大道立交土建工程
科技园人行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日 期: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4
一、 设计概况 4
二、 主要工程量 4
三、 施工重点及难点 4
第二章 施工组织及计划 4
一、 施工整体思路和顺序 4
二、 施工进度计划 5
三、 劳动力计划 5
四、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5
五、 主要材料计划 6
第三章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
一、 上部构造施工工艺流程 6
二、 施工准备 7
三、 主要施工方案 8
第四章 支架施工方法 10
一、 支架安装 10
二、 支架使用和维护 10
三、 支架上混凝土浇筑 10
四、 支架的拆除 11
第五章 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1
一、 施工准备工作 11
二、 钢筋加工及焊接 11
三、 钢筋现场安装及焊接 12
第六章 模板施工 13
一、 准备工作、模板预制 13
二、 测量放线 13
三、 模板支设、细部处理 13
四、 模板加固 13
五、 模板整修、验收 13
六、 其他工序中模板的配合 13
七、 模板拆除 13
第七章 混凝土工程 14
一、 混凝土一般技术要求及措施 14
二、 T型刚构和挂梁浇筑控制 14
第八章 预应力施工 15
一、 预应力体系检验(规范要求) 15
二、 钢绞线下料及编束 15
三、 波纹管安装、固定及穿钢绞线束 15
四、 锚具体系安装 16
五、 砼浇筑 16
六、 预应力张拉 16
七、 孔道压浆和封锚 17
第九章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7
一、 质量目标 17
一、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7
二、 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和要点 18
第十章 安全保证措施 19
一、 安全目标 19
二、 安全措施和要求 19
第十一章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22
附件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3
附件二:顶板模板及支架体系验算 24
附件三:T型刚构支架立面示意图(3页) 27
附件四:T型刚构支架平面示意图(3页) 30
附件五:T型刚构支架剖面示意图(2页) 33
附件六:箱室模板内支撑示意图(T型刚构) 35
附件七:箱室模板内支撑示意图(简支挂梁)。 36
工程概况
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于科韵北路,中山大道与黄埔大道之间的天河科技园附近,跨越科韵北路下沉式道路。本工程桩基采用直径为12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顶设承台,通过现浇双薄壁墩与上部结构连接。本工程主跨部分由T型刚构梁体及简支挂梁组成,均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50。
天桥桥面宽度净宽4.0m,坡道宽4.8m,梁体两侧各为0.7m花槽,桥下净空大于5.0m,总桥长78.16m,上部两侧T型刚构长度为27.04m(含牛腿),挂梁长度为21m。
T型刚构第一孔为实体矩形断面,悬臂段为单箱三室结构,设置6束(12或14根圆锚)预应力钢束。预制挂梁为单箱三室结构,共分两块预制,块间设置湿接缝连接,共设置8束(5根扁锚)预应力钢束。预应力体系采用ASTMA416-92a标准,低松弛,270级,直径15.24mm的钢绞线,标准强度Ryb=1860Mpa。皆为后张法单端张拉施工。
主要工程量
见表1:
表1:人行桥上部构造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T型刚构 简支挂梁 1 钢筋 T 73.4 12.7 2 C50混凝土 M3 381.08 43.9 3 钢绞线 T 9.084 1.087
施工重点及难点
1、本工程设计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预应力施工时的各道工序(包括波纹管安装、穿钢铰线、张拉、封锚等)达到设计位置及各项要求,是保证人行天桥施工质量及安全的重点。
2、T型刚构采用整体一次现浇的施工工艺,由于该部分结构中所设计的箱室较小,无法实现人工在箱室内振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如何避免因混凝土浇筑时底板漏出现蜂窝、麻面等通病是本工程的质量控制的重点。
3、本工程位于下沉式道路的第一节段范围内,该处的未迁移的电塔直接影响到下沉式道路的整体施工,为保证工程总体尽早完成,拟采取先行施工人行天桥范围内的下沉式道路结构(即第一节段K5+240~255之间),为人行天桥上部结构施工创造工作面。由此,确保在施工期间的电塔安全将是本工程的重点。
施工组织及计划
施工整体思路和顺序
在天桥下部结构施工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