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本章提要(…) §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2 太阳辐射 §3 太阳辐射与大气的作用 §4 太阳辐射与地物的作用 §5 地物的热辐射 §6 微波与地物的作用 §7 各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 §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电磁波 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描述电磁波特性的指标 波长、频率、振幅、位相等。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横波,传播速度为3×108 m/s,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会有反射、吸收、透射、散射等,并遵循同一规律。 §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依次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示图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 微波:波长范围为1 mm~1 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 §2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是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在大气上界和海平面测得的太阳辐射曲线如图所示。 从太阳光谱曲线可以看出(…): §3 太阳辐射与大气的作用 一、大气结构 二、大气成分 三、大气吸收作用 四、大气散射作用 五、大气窗口 §4 太阳辐射与地物的作用 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地物的反射率(…) 漫反射(…) 镜面反射(…) §5 地物的热辐射 §6 微波与地物的作用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在1mm~1m范围的波称微波。(微波波段划分) 微波遥感特性: 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分辨率较低,但特征明显(…)。 §7 各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 植被光谱曲线 土壤光谱曲线 水体光谱曲线 岩石光谱曲线 常见地物比较光谱曲线 红外线的划分 近红外:0.76~3.0 μm,与可见光相似。 中红外:3.0~6.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远红外:6.0~15.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超远红外:15.0~1 000 μm,多被大气吸收,遥感探测器一般无法探测。 太阳辐射(1) 太阳辐射(2) 地物波谱特征 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物体自身的辐射几乎等于零。地物发出的波谱主要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后,物体除了反射作用外,还有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电磁辐射未被吸收和反射的其余部分则是透过的部分,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0. 45 ~ 0. 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对于一般不能透过可见光的地面物体,波长5 cm的电磁波却有透射能力,如超长波的透射能力就很强,可以透过地面岩石和土壤。 大气结构 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底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电离层:高度在50~1 000 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 大气外层:800~35 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 大气成分 大气主要由气体分子、悬浮的微粒、水蒸气、水滴等组成。 气体:N2,O2,H2O,CO2,CO,CH4,O3 悬浮微粒:尘埃 大气的吸收作用 大气的散射作用 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