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一: 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以来,全球已有2500多万艾滋病人丧生。现今在世界各地,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死亡,每小时有6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 资料二: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 亚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 全球近些年新增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 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 资料三: 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 26430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 * 问题归纳: 1.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2.我们如何远离可怕的艾滋病? (为什么艾滋病患者最终都会死亡?) 概念 艾滋病病毒 致病机理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 三、艾滋病(AIDS) 1、概念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2、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毒 HIV: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3、致病机理 * 3、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 3、致病机理: RNA 单链DNA 双链DNA 前病毒 整合在宿主细胞 的染色体上 逆转录酶 mRNA 蛋白质 组装新病毒 释放新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 吸附、侵入、脱壳 长时间的潜伏后被激活 HIV(蓝色)攻击T细胞 * HIV的复制周期 * (了解)4、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 艾滋病感染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 艾滋病感染阶段: 2)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一24个月内死亡。 * 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判断这些途径会不会传染艾滋病? 并说明理由 语言交流 礼节性接吻 拥抱 握手 打喷嚏 咳嗽 共用工具 共同进餐 公用电话 共用办公工具 共用卧具 共用马桶 一同洗浴 共用 游泳池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6、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2)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4)远离毒品 5)对已感染HIV的孕妇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 5、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 1、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街头无痛穿耳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D 巩固练习 * 2、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吗?为什么? 人体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的有利的。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在器官移植中,受者的免疫系统对供者器官所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因此对人体是不利的。 * A B 3、下图为HIV侵入后血液中HIV和T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尝试:⑴判断曲线A、B是什么的浓度变化;⑵分析①处下降的主要原因。 ① ② ①处血液中HIV浓度下降的原因:细胞毒T淋巴细胞作用于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HIV失去寄生场所,被相应抗体结合,使HIV形成沉淀,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分解。 A;T细胞;B:HIV * 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