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论壮岱侬等跨国民族认同状况
例论壮岱侬等跨国民族认同状况
【摘 要】本文以广西那坡县念井村为田野调查点,考察当地壮、岱、侬等中越边 境跨国民 族的互动情况,分析各种认同的相互关系,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三个层面来加 以表述,反映现代国家主义框架下跨国民族的发展演进历程。
【关键词】跨国民族;认同;壮;岱;侬
【作 者】罗柳宁,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095-006
Discourse the Identity of Zhuang、Dai 、Nong etc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with some Examples
――Taking Nianjing Village of Napo County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Luo Liun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Nianjing village of Napo county i n Guangxi as a fie ld-work place, investigates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localZhuan g 、Dai、Nong etc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Sino-Vietnam border area, analyze sthe correlation of various identity, discusses them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n ational identity、ethnical identity、local identity, reflects the developing an devolving course of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modern nationalistic framework .
Key words: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dentity; Zhuang;Dai;Nong
壮、岱、侬族是中越边境地区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跨国民族。据《新唐书》记载 ,六世纪末,壮、岱、侬族的先民就已在今中越边境居住,在中越边境两侧建立了州县。他 们支系众多,各支系的自称、他称也各不相同。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主要聚居于与越南毗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根据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岱族作为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中越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宣光等省,人口数大约也有150多万人 。越南侬族大约有90多万人,分布范围基本与岱族一致。侬族与岱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 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或相近。有些岱族是由侬族演化来的,如宣光的侬人本来比岱人多,后 来岱族的人数反而超出,已经岱化的侬人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祖先是壮侬(即壮族)、富 侬,近一二十年来,有些出外工作的侬人,同是一家人,兄报岱族,弟填写??族,岱、侬族 的界限很难分。[1]壮、岱、侬源于同一民族,现在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他 们相互毗 邻,交往甚为密切,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着共同的传统观念,比如都信仰花婆神, 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
世界上有很多历史上共享同一文化的民族跨国而居。一条或多条国境线将一个拥有共 同历史渊源的同一个文化族群划分在不同的国度,形成了跨国民族。而民族作为一个政治色 彩浓郁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政治体系”凸显了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但是不 同国度的群体长期以来构筑的文化纽带并不会因国境线的分割而解构或消失,尽管他们处于 不同政体结构和政治环境中。跨国民族的政缘关系有所变动,但他们曾经作为历史上同一文 化民族(不强调政治认同)所显示出来的那些“亲缘、地缘、业缘、物缘、神缘、语缘”的 关系依然保持着,并发挥着作用。[2]为了考察跨国民族的认同情况,分析各种认 同的相互关系,本文以广西那坡县念井村为例展开论述。
一、念井村的概况
念井村是广西那坡县平孟镇西端大石山区里的一个以壮、瑶民族聚居为主的村落,由14 个自然屯449户1996人组成,全村耕地面积868.5亩,人均0.44亩,是一个典型的边境石 山 村。这里边境线长24公里,管辖着118号至124号共七块界碑,地势复杂险要,与越南高平省 通农县还烟社、保乐县常春社相接壤,有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