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污染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不消失污染源

永不消失污染源   近日记者打开河北省环保厅的网站,在浏览中偶然发现这样一则举报内容:省环保的同志们,谢谢你们对我们南范庄村民举报的重视和关心,但是,南范庄村旺达棉业南100米路西的染色厂没有关停和取缔。的确是关了两天,但是,现在又再生产。举报时间是2011年9月21日。   在河北省环保厅的回复中,记者看到:小五间房村拉链染色加工点,位于永清县刘街乡小五间房村北约1.5公里,距永清县南范庄村东南约1公里处。该加工点占地面积约3亩,投资金额15万元,有简易厂房2间,约50平米,活动板房6间;有全封闭蒸染罐10个,有0.7吨立式层燃手烧锅炉一台,有旋风除尘器。主要生产工艺为:将拉链放入全封闭蒸罐,并放入染料,用蒸汽将其雾化、冷却后成品。该加工点2011年6月筹建,无环保审批手续,属家庭小作坊企业。生产时无废水排放,只有微量水蒸汽的冷凝水外排至院内坑中。2011年7月11日,永清县环保局执法人员对该拉链加工点进行现场监察时,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下达了《环境监察现场报告单》等相关法律手续。   在记者的浏览中,又发现时间为2011年8月19日群众对同一涉嫌污染企业的举报,在回复一栏中记者看到9月20日执法人员再次对该加工点进行现场监察时发现该加工点未生产。   一方是多次检查没有发现生产迹象,一方说染色厂依然在生产,到底真相如何?记者决定到现场实地探访。   初冬的燕赵大地庄稼收获,到处是一片肃杀之气。几经询问,多方辗转,记者终于来到了永清县南范庄村南的小公路。这是一条非常偏僻的乡间公路,路上车很少,两边有四五家收购棉花和从事棉花加工的企业,而写有旺达棉业的厂房大门紧闭,墙上的字也被粉刷的模糊不清。从位置来看,这的确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所在。   顺着路口向南望去,一片小树林旁,一个盖有蓝色屋顶厂房的院子里热气蒸腾,显然是有锅炉在使用。就在记者在厂房四周寻找线索时,一辆装有满满一车待染拉链的130货车由小公路右转径直开进了院子里。记者目测估计,车上至少装有2吨左右的拉链。由此可以证明此加工点依然在运行着,并没有关闭。   一位自称是南范庄村的村民???诉记者,这个拉链染色厂是容城县古贤村一个叫李家帮的人和他们当地的王佩印合伙成立的,根本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已经生产了半年多时间,对他们村和附近环境都造成了污染。“我们也向永清县环保局反映过,但是,每次都是罚了款以后继续生产。”   这位村民还告诉记者,现在拉链厂很机警,每天都有人在公路上放风,监视一切对他们拉链厂生存会产生影响的“可疑分子”。他还让记者赶紧离开,以防不测。最后,他告诉记者,他们南范庄这还算是好的,厂子少,污染不太严重,在20多里外的文安县苏桥镇南善连营村电镀染色厂更多,到那里一定会有大“收获”。   在公路上五六个聊天男人的注视下,记者踏上了赶往文安县苏桥镇南善连营村的路程。车行十几里到达苏桥镇,在路旁小商店买水时,记者问起南善连营村的情况。老板娘告诉记者,那里是有名的电镀村,很多人都因为搞电镀厂发财了。   南善连营村同样是一个不易寻找的村庄,记者经过多方询问,沿着一条散发着臭气的小河来到了位于南善连营村村南的电镀厂区。   这是一片开阔的地域,在两条乡村公路的十字形交叉地带,大片的农田包围着大约有20亩左右的电镀厂区。沿公路边六七家电镀染色厂依次排开,不断有车拉着电镀好的钢管离开。一侧路边由木板和石棉板搭成的简易小屋,脏乱不堪。路边卖水果的妇女告诉记者,这是工人们居住的宿舍。   这么大规模的电镀厂区,究竟有没有污染问题呢?记者在路边的打探没有任何收获,摆摊的人都三缄其口,不愿告诉记者任何情况。   记者随即打开河北省环保厅网站进行搜索,发现2011年9月21日文安县苏桥镇善来营村村民张全力曾举报本村村支部书记张崇亮,占用可耕地开办电渡厂,并造成污染。随即,记者寻找这位叫做张全力的举报人,但没有找到。在寻找张全力的过程中,记者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容城县古贤村人,过去他们的村子以拉链染色为主,污染严重,村民怨声载道,现在他们村很多搞拉链染色的人迫于压力都搬出来了,但生产工艺一点也没有改进,只是将污染由一个村搬到了另一个村。而他现在就在调查周围类似企业的污染情况,准备将来交给上级部门,铲除这些赚黑心钱的企业。   他告诉记者,他通过调查得知南善连营村的电镀企业没有一家经过环评,他们不仅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而且都采取简单的挖池沉淀,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村民的身体健康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即,记者电话采访了著名环境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先生。   在电话中,赵章元告诉记者,电渡染色都是高污染行业,其废水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否则就是违法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