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学理论论文】从结构功能视角看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建设策略.doc

【法学理论论文】从结构功能视角看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建设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结构功能视角看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建设策略    摘 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完备行政监督体系以及相当完善的行政监督机制。各种行政监督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仍然存在监督不力、监督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本文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析了行政监督功能发挥不足在其结构方面的原因。提出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必须立足于其整体及组成部分在结构上进行优化,使行政监督机制产生最佳功能。   关 键 词:结构;功能;行政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12-0020-05   收稿日期:2012-09-18   作者简介:余正顺(1975mdash;),男,安徽安庆人,中共安庆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党校系统2012重点课题从结构mdash;mdash;功能视角看中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全面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这对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对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对防腐反腐、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滥用和权力运行不规范现象仍存在,中国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仍需完善,因此,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问题,并不断加以完善以充分发挥它的效能。 毕业论文   一、当前中国行政监督体制功能存在的问题   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行政监督概念。行政监督应具有预防、惩戒和保障功能三种功能。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以及行政监督体系已相当完善。建立了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专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政党监督、司法监督、权力机关(人大)监督及社会监督等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各种监督制度也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其中主要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年终考核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三项制度。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机制。一是监督主体多元化。行政监督的主体不但有自身的监督,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和舆论的监督。二是监督的范围较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广泛监督。三是监督目的明确,具有统一性。党作为各种监督主体的领导核心,统一组织各种监督力量,对政府进行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监督。四是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统一,有机结合。五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机制和以权利制约权力机制三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然而,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仍然存在监督不力、监督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王凯伟通过对2008年湖南省7个地级市进行的关于湖南省行政监督实效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9.6%的人认为有必要提升行政监督实效。[1]这说明大部分公众已经意识到提升行政监督实效的重要性。   ⒈预防功能薄弱。行政监督要发挥预防和及时纠正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功能。建立行政监督机制,要对监督对象有一种约束作用和威慑力,起到预防其实施违法行为,督促其正确执行国家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命令、指示和决定,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系预防功能的发挥还存在不足之处,还不能全面预防和及时发现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权威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省部级官员职务犯罪受到法律制裁者只有2人,违法犯罪的经济数额为几千元到两万多元;90年代上升为15人;而2000年至2007年,则上升到70人以上,个人犯罪数额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2]透明国际历年发布的中国腐败指数(又译清廉指数)及其排名情况也证明了我国行政监督体系预防功能发挥的不足。   中国历年清廉指数排名一览   [年份\amp;中国清廉指数排名\amp;得分\amp;2011\amp;75\amp;3.6\amp;2010\amp;78\amp;3.5\amp;2009\amp;79\amp;3.6\amp;2008\amp;72\amp;3.6\amp;2007\amp;72\amp;3.5\amp;2006\amp;70\amp;3.33\amp;2005\amp;78\amp;3.2\amp;2004\amp;71\amp;3.4\amp;2003\amp;66\amp;3.4\amp;2002\amp;59\amp;3.5\amp;2001\amp;58\amp;3.5\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