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农业与文化篇 原始农业活动和文化经济基础 一、原始农事 (一)采集和渔猎——中国先民最早的生存手段。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马克思 1.一千万年前——正在形成中的人(腊玛古猿)——“昼食橡栗,暮栖木上”的“有巢氏”。 2.旧石器早期——完全形成的人(直立人)——打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火的使用——“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和“教民以渔”的“燧人氏”。 3.旧石器中晚期——智人(北京山顶洞人)——狩猎与采集并重——“做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和“教民以猎”的“包牺氏”。 4.新石器时代——河北磁山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原始农业初期(粟种子、骨镞、陶球)——采集渔猎地位下降 思考:采集和渔猎生活方式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惜太古尝无 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而不知其 父,无 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 无上长幼之道。” 采集渔猎对生活的影响: (1)饥饱不定,生产力低下。 (2)群居、杂婚是家庭组成模式。 (3)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与确立。 (二)刀耕火种——中国农业的最早阶段 1.耕种的主要工具——石斧、火、尖木棒。 2.耕作形式——生荒耕作制,戮穴点种。 3.传流——佤族,独龙族,基诺族 4.锄耕农业出现——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耜。 人选择好计划种植的林地,先用石斧把树木灌丛砍倒,然后放火烧成灰烬,既提供了天然的肥料,又可把土壤烧得疏松。垦辟出来的田地不加耕翻,一般种植一二年即地力衰竭而被抛荒,人们又去另行开辟新地。所以有人把刀耕火种农业叫作“生荒耕作制”。用尖木棒戮穴点种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播种方法。 二、农具 (一)原始农具 1.农具亦称田器。《礼记·月令》“秋冬之月……修耒耜,具田器。” 2.制成材料:石,木,骨。 3.耒耜是中古原始农业主流工具代表(翻土)。 石刀、石镰是主要的收割器具。 杵臼、石磨盘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