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四川省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性研究总结.docVIP

2000年四川省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性研究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四川省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性研究总结

2008年四川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致病性研究总结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采用常规手段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种群及小种的数量变化,测定生产中主栽品种上具致病力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以及对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主栽品种及一些后备品种的毒力频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便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现将2008年测定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株 来自我省14个不同生态稻作区共51份稻瘟病标样,共分离得到单孢菌株180个,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上测试,获得107个有效单孢菌株,其中来自乐山4个、高县3个、资中19个、泸州19个、长宁5个、自贡4个、营山16个、蒲江13个、雅安7个、射洪5个、凉山1个、南部3个、普格6个、宣汉2个。 1.2供试品种 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特特普、珍龙13、四丰43、东农363、关东51、合江18、丽江新团黑谷。 日本13个单基因品种:新2号、爱知旭、藤板5号、草笛、露明、福锦、K1、PiNo4、城堡一号、K60、BL1、K59、K3。 国际水稻所籼型单基因品种:Co39、C101A51、C105TTP-4、C104PKT、C101LAK、C101PKT。 四川省水稻主要推广品种及新育成品种:汕优63、C优多系1号、冈优2009、6号、8号、宜香725、D优725、绵5/527、绵2/838、中优368、K优402、泸香615、K优77、辐优838、菲优多系1号、金优188、冈优182、冈优94-11、川优317、宜香2308、川丰2号、金优18、宜香4723、宜香2292、Ⅱ优1313、D优527、D优128、泰优1号、Ⅱ优63、冈优3551、D优116、Ⅱ优明86、Ⅱ优528、富优978、SD-103、SD-95、冈优825、富优4号、SD-33、41A/R072、富优1号、39A/R058、Ⅱ优87、SD-58、39A/R072、Ⅱ优657、冈优657、壹丰4号、川丰4号、蓉优8号、蓉优17、冈优渝9、渝优12号、蜀龙优4号、蜀龙优3号、冈优118、一丰8号、蓉稻9号等。 1.3鉴定方法 小种测定在四川省农科院新都泰兴基地进行。8-10月连续分批鉴定。 菌株分离、孢子培养、稻苗培养、接种保温以及病情调查和小种划分等均按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的统一方法和四川省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规范进行。 水稻品种对不同毒力稻瘟病菌株的抗谱测定与小种测定同步进行,方法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年四川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据来自全省14个不同生态稻作区共5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获得107个有效单孢菌株在我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上的反应,鉴定出7群20个小种(表1)。结果表明2008年我省小种以ZB群为主,出现频率为56.07%,为优势种群;此群中共出现8个小种,其中ZB31的出现频率较高,为32.71%,为主要小种;ZC 群小种的出现频率为9.35%,与往年相比有一定幅度上升;ZG群小种的出现频率为12.15%,与去年相比有一定降低; ZA、、ZD、ZE和ZF群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属次要种群。 表1 2008年四川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种群 小种号 小种出现 种群 种群 小种号 小种出现 种群 次数 频率 频率 次数 频率 频率 ZA 61 1 0.93 0.93 ZC 15 8 7.48 ZB 13 1 0.93 56.07 16 1 0.93 15 8 7.48 ZD 3 1 0.93 7.48 23 1 0.93 7 5 4.67 24 1 0.93 8 2 1.87 27 7 6.54 ZE 3 5 4.67 5.61 29 2 1.87 4 1 0.93 31 35 32.71 ZF 1 8 7.48 8.41 32 5 4.67 2 1 0.93 ZC 13 1 0.93 9.35 ZG 1 13 12.15 12.15 2.2. 2008年四川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布 以供试的107个有效单孢菌株按地区(市)来源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所测14个稻区中,大多数地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仍以ZB群小种为优势种群,其中乐山、资中、泸州、长宁、自贡、营山、蒲江、雅安、射洪、普格、宣汉ZB群小种的出现频率均在47.37%以上; ZA、ZC、ZD、ZE、ZF、ZG群在所测地区中有零星分布。 表2 2008年四川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布 地 菌株数 ZA ZB ZC ZD ZE ZF ZG 区 (市) 个数 频 个数 频 个数 频 个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