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知识(练习)

普通心理学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A. 18 B. 31 C. 21 D. 28 3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 )   A. 脊椎 B.自主神经系统 C. 小脑 D. 轴突 33.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大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 34.脑干包括( )  A桥脑、下丘脑和脊椎 B桥脑、中脑和下丘脑 C延脑、桥脑和下丘的 D延脑、桥脑和中脑 35.听觉中枢位于( )   A.顶叶 B额叶 C枕叶 D.颞叶 36.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  A.扣带回 B中央后回 C.中央前回 D.角回 37.中央前回( )   A.躯体运动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运动中枢 38.下列哪一项不是动力定型?( )   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 B习惯 C技能 D.生活方式 39.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 )   A.运动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不能书写 D.失读症 40.假如大脑受损,不能控制左边身体的活动,可能大脑的( )半边受了损伤。  A.东 B.西 C.右 D.左 41.一般人,空间知觉占优势( )  A.在两半球无区别 B.在小脑 C在大脑右半球 D.在大脑左半球 42.一般人,言语功能占优势( )  A.在两半球无区别 B.在小脑 C.在大脑右半球 D.在大脑左半球 43.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对内外环境的规律性反应是( )  A.反射 B反映 C反应 D.本能 4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 )  A.非条件反射 B复杂的非条件反射 C本能 D.条件反射系统 *45.认为“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 把情绪看做内脏反应的心理学家是( )  A.坎农一巴德 B伊扎德 C.沙赫特一辛格 D.詹姆斯一兰格 46.将某种无关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后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 )  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本能 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47.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  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48.突然出现的强烈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停止反应称为( )  A.保护性抑制 B.超限抑制 C外抑制 D非条件反射 49.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时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称为( )   A.消退抑制 B.超限抑制 C外抑制 D非条件反射 50.条件反射形成初期,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条件反射 的( )现象。   A.兴奋 B.抑制 C.泛化 D.分化 51.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华生 5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53.差别感觉阈限越小表明差别感受性越( )  A高 B低 C弱 D.小 54.( )定律揭示了在广泛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常数。  A韦伯 B费希纳 C华生 D.冯特 *55.韦伯定律揭示了差别感觉阅限与原刺激的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可用公 ( )来表示。  A.K=1 /△1 B. △l =k/1 C. k=△I/1 D. I=△1/k 56.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