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思想内容)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思想内容)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主义基调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色彩。这种复杂的思想倾向是由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李白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是唐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在表面上繁荣昌盛背后,埋伏着深刻的危机。一方面,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另一方面,内部各种矛盾也达到激化的程度。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从此唐帝国一蹶不振。
李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目睹和经历了唐帝国的繁荣、危机和战乱。唐代一百多年的繁荣给他以鼓舞,强烈地激发了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而,就是这种理想在当时也失去了实现的可能,而与日趋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因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他浪漫主义倾向的核心。
李白是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而社会现实并不允许他施展才能。所以在他的诗歌中,一方面表现出济世理想,一方面表现出反权贵思想。
作为济世思想,李白终其一生都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满腔热情地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立功,具有恢弘的功业抱负,并以此作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把握现实又不满足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亢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说盛唐诗风的主要特征是理想色彩,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时代的前沿。同时也表现出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这是对唐代诗歌的丰富与发展。
另一方面,李白的诗歌表现出了对黑暗势力的抨击与反抗,表现对人民群众的同情。
李白的反权贵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在“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思想。“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利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三十九》),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
总之,李白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的传统而成的诗坛巨星的。
李白也写了一些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写得十分亲切。平民倾向的个性,使李白能够深入开掘和把握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又一重要方面。
李白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便采用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追求个人的解脱和自由。他在《大鹏赋》中借大鹏表现自己“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又在《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所表现的狂放至极的形象正是诗人个性的逼真展示。他还有“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现了他不受任何羁绊的自由向往和追求。
李白是把排难解忧的济世思想与狂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设计是分两步走的:首先是建立伟业,而成功之后,却不贪恋富贵名声,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生活。“功名拂衣去/摇曳沧州旁”、“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正因为他的自由意识如此强烈,而当现实阻梗时,他便更显出愤怒与抗争。
也正因为李白这种古代文人中少有的个性解放的个性,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的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在文学史上,从六朝到隋唐是审美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虽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早已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念,钟嵘也在《诗品》中提倡“自然”,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六朝的艺术趣味仍是更多地偏向于典雅文饰;至盛唐诗歌转以主体意兴的天才抒发和以自然表现为主,前人的这些审美理想才得以实现。而李白就是这方面的集中代表。
明代王世贞曾以“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两句话来概括李白诗歌的总貌,这一点体现在李白诗歌的艺术形象、抒情方式、诗歌语言等方面。从而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鲜明艺术个性。
李白的情感奔放、热烈,因而他总是把情感融入作品的形象之中,如《蜀道难》中三次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反复的咏叹,表现了诗人在实现政治抱负方面的艰难。
而当他的诗情无法为寻常的形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与幻想,以气骋词,来实现艺术的变形。如《将进酒》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