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部结构施工补充方案
半 岛 酒 店
上部结构
施工组织设计
补
充
方
案
上海一建第一分公司
二00七年十月
一期配备1部88HC塔吊,二期配备1部132HC塔吊,电梯为一、二期各1部。
一、二期塔吊平面布置图
地下室顶板加固附方案如下:
一期首层车道出口处堆场换撑方案
一. 方案概述
本工程以南北向分期墙分为一期、二期两块。现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二期处于地下室挖土阶段。由于现场场地极其狭小,缺少材料堆置场地。拟定暂时用一期首层车道出口处(220厚)作为临时钢筋工场,为了确保楼板结构安全,待模板排架拆除后采取φ48钢管排架换撑。临时堆场换撑位置见附图一
钢筋临时工场(堆高1000,限载2000kg/m2)
二. 注意事项
1. 车道板下钢管排架扣件必须紧固。
2. 钢筋工场须支设限载警示牌,应严格按照方案限载堆放,不得超载。
3. 在车道深处排架底部纵横向布置离地200设置设扫地杆。
4. 在钢筋堆放时,不得集中超高堆放,应均匀布设材料,以免集中荷载影响支撑整体稳定性。
三. 一期车道板底换撑排架计算书
一期车道处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0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 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
q1 =0.000+0.010×0.500=0.005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 4.000×0.500=2.0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 3.000×0.500=1.5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2.000=3.5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5=0.006kN/m
活荷载 q2 = 1.4×1.500+1.4×2.000=4.900kN/m
最大弯矩 Mmax=(0.10×0.006+0.117×4.900)×1.0002=0.574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006+1.2×4.90)×1.00=5.887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74×106/5080.0=112.97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0.005kN/m
活荷载 q2 = 1.500+2.000=3.5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05+0.990×3.500)×1000.04/(100×2.06×105×121900.0)=0.593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越狱》美式口语.doc
- 9.1.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ppt
- 2011毕业设计文档格式.doc
- 工程硕士专业课复习提纲.doc
- UNIT1ChineseVersionofPartⅡReading.doc
- ABB维护要点.doc
- 在传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doc
- 单片机交通灯C语言设计(附带电路图).doc
- 2012新高考选择题9.doc
- 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职务说明书.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