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化和城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化化和城化

第九章 工业化和 本章主要内容 9.1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9.2 城市化 9.3 中国的工业化 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从不发达向发达的过渡之中,而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城市化,这两个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发展中国家要借助工业化摆脱不发达的状态。 那么,发展中国家要如何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表明,生活水平与资源投入到工业部门的份额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转变必须要依靠工业化来完成。 1、工业化的含义 对于工业化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大致可概括为两种: (1)较窄的工业化定义。 认为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因而,工业化就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 巴格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增加了。” (2)较宽的工业化定义。 认为工业化并不一定是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工业化实际上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 张培刚:“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基本特征 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 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逐渐降低。 2、工业化的模式 各国进行工业化的历史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制度都不尽相同,因而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化道路都有其特殊性。 但我们可以根据占主导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把各国的工业化划分为几种类型: (1)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这是欧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如英、美,法等国。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是促进工业化开始和演进的根本力量,政府的作用仅限于为工业化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二,从工业化的进程上看,这种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从棉纺织工业起步,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和其他产业部门。 (2)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 这是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市场机制仍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这类模式的国家,其工业化的程序有所变化。政府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而私营企业依然采取从棉纺织工业起步,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顺序。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 德国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除了修建道路和运河外,政府在国家的煤矿和冶金行业引进英国的技术,大力支持与英国的技术交流,并实行政府主导的投资政策等,终于使德国在19世纪末期跻身于实力强劲的工业化国家之列。 日本则是在明治维新后,通过明治政府的强力引导,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政府在1869~1885年,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兴建了一批军工厂、民品工厂及采矿场,并通过保护和联合私人资本,控制了日本现代工业的命脉,还通过征税直接推动了资本积累。 除了以上措施以外,德国和日本政府还实行保护贸易和对外扩张政策,也对本国的工业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计划经济模式 这是一种通过自上而下的计划来配置资源的工业化模式,其典型代表是前苏联。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曾采取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采取国有化、集体化形式消灭私有制,在中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下进行高积累,高速度地建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这种模式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资源,迅速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过度剥夺了农业积累,阻碍了农业发展;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工业化带来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收入的迅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改变。 1、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传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