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ART发展战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尔ART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CEO 张瑞敏 PART1 “砸冰箱”事件 “吃休克鱼”事件   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   海尔精神:无私奉献 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 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 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精神:创造资源 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人单合一 速决速胜   全球化的海尔,需要全球化的海尔精神。   海尔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全球化追求。   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 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  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创业21年、已全面搭建全球本土化框架的海尔,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面对着全球化竞争的新方向,海尔将开始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新一轮升级创新。   姓名:张瑞敏   公司:海尔 职位:董事局主席兼CEO 行业:家电 籍贯:山东莱州 毕业:中国科技大学 身价:47亿美元 1949年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高级经济师。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哈佛讲坛上中国企业家“第一人”。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4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1997年荣获《亚洲周刊》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 1999年,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中,张瑞敏排名第26位; 2002年9月,张瑞敏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2005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张瑞敏荣居第26位,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1985年,张瑞敏从消费者的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 “砸冰箱”事件 1985年4月,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投诉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到工厂仓库对400多台冰箱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有76台不合格产品。恼火的张瑞敏找到检查部,要求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检查部人员提出要内部处理,因为出现质量问题的冰箱仍然能够使用。但是被张瑞敏严厉地拒绝了,并要求检查部办一个劣质工作、劣质产品的展览会。于是,检查部布置了两个大展室,陈放了劣质零部件和76台不合格冰箱,同时通知全场职工都来进行参观。 “砸冰箱”事件 待员工们参观完后,张瑞敏把生产这些冰箱的责任者和中层领导留下,询问大家对于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意见,最后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应该进行内部处理。可是张瑞敏却坚持将不合格产品销毁。于是,他顺手拿了一把大锤,照着一台冰箱就砸了过去,把这台冰箱砸得稀巴烂,然后将大锤交给了责任者。转眼之间,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全都销毁了。当时,在场的职工一个个都留下了眼泪。虽然一台冰箱当时才800多元钱,但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块钱,一台冰箱是他们两年的工资。张瑞敏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确立质量方面的一种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以后我们的产品不能在有一、二、三等品和等外品的分类。我们的产品就分合格品和非合格品。市场只有合格品,非合格品坚决不能进入市场。”并表示,从此时开始,海尔必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追究不合格产品生产者的责任。由此,大家开始明白,海尔的前途与有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是息息相关的,一定要重视产品的质量。 砸冰箱这件事,给海尔全体员工思想造成了强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