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源和流.ppt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被西方公关界称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它详细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 持和用礼——公关的基石 “礼之用,和为贵。” 讲求信誉——塑造形象的意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恶必察——服务公众的意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知人爱人——利益互惠意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关系协调意识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新 嫁 娘 王 建 三日入橱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塑造自己的公共关系形象。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 政治领域:告知、劝服意识;民心、名望意 识;联盟、危机意识;亲善、适中 意识; 军事领域:军心、攻心意识;美名、环境识; 经济领域:信义意识;招牌意识;交换意识; 文化领域:仁爱意识;人和意识;交流意识。 中国古代准公关活动 中国对联绝句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小结】 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 从 1914 年到 1918 年,公共关系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威尔逊总统和所有的政府机构都动员起来,开展规模巨大的劝说和宣传活动。美国参战仅一周,威尔逊便于 1917 年 4 月 6 日 成立了“公共报道委员会”,聘请“洛杉矶新闻”的前任总编克里尔担任主席。克里尔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动员人民承担战争的重担,在发行战争债券、招募士兵、鼓励土气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 在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共关系又进一步成为团结和说服公众、鼓舞士气、争取民心的有效武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的星期五(Black Friday),罗斯福总统宣布新政(New Deal)(1933 年12 月 3 日)。为宣传新政和重建美国人的信心,罗斯福总统举行了“炉边谈话”。他成功地利用当时新兴的传播工具——广播,以谈家常的轻松方式,使政府对货币的改革、社会改革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鼓舞了胆怯的人们,抑制了萧条的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的稳定与复苏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广播讲话、看望矿工 1947年,波士顿大学开办公共关系学院,设立公关硕士博士; 194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1984年已有会员11400人会员;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 1960年,美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达10万人; 20世纪70年代,有300多所大学设立公共关系专业或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宣传员模式 公众信息模式 双向不对称模式 双向对称模式 早期的公共关系公司 (一)公共关系营销 1986年科特勒(P.Koder)提出了“大营销”概念,把“市场营销组合” 发展为6P,即产品、价格、促销、销售渠道、政治和公共关系。 1995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帕托拉(W.Pedtula)和汉姬(M.Hanke)在《市场营销》书中指出: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影响公众(消费者、雇员、供应商、持股人、政府、一般民众、工会等)对公司的看法,并强调“公共关系结合其他促销组合(广告、营业推广与人员推销)可以建立有利于品牌的公众态度以及鼓励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网络公共关系 米德伯格(D.Middleberg)在2001年出版的《成功的公共关系》一书中系统论述到,“从本质上看,公共关系因互联网发展而催化了五个沟通趋势,即速度、途径、交互作用的新规则、品牌的重新界定以及作为沟通的商业伙伴。” 网络公关中的危机处理 1996年10月,欧瓦拉果汁公司生产的一批苹果汁不慎被“0517”大肠杆菌污染后流入市场,导致61人中毒,其中一名儿童死亡。传媒竞相报道此事,该公司的良好形象受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公司决策层想到了强大的因特网。他们聘请网络专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架内架起了该公司的全球信息网站,清楚地向公众传达了公司的道歉、声明以及补救措施,并向顾客提供有用的网络资源,帮助焦急的消费者联系上相关的医药保健站,寻找有关大肠杆菌的最新医学信息,终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将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从而避免了更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要尽一切努力避免企业陷入危机,一旦遇到危机,就应该接受它,化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