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创新申请书622
附件一: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与苹果抗褐斑病的关系
申 请 人: 赵垚垚
所在学院: 园艺学院
专业年级: 园艺102班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马锋旺 职称 教授
申请日期: 2011 年 06 月 24 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 委 制
填 表 说 明
一、 填写立项申请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
二、项目类别填写国家级或校重点或校一般或校基地。
三、申请书为A4本,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至少一份原件),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加盖学院印章后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四 、“所在单位意见”一栏中,应注明研究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意见。
五、如表格不够,可以加附页。
一、简表
项
目
简
况 项目名称 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与苹果抗褐斑病的关系 项目类别 A、学术论文社会调查类类科学实验和科技制作类类 申请资助
经费 元 项目起止时间 项
目
申
请
人 姓 名 赵垚垚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92年8月10日 专业年级 园艺10级 学院 园艺学院 前一学期综合测评名次 电 话 指
导
教
师 个人简历 姓名 性别 民族 职称 出生年月 研究方向 马锋旺 男 汉 教授 1964.4 果树生理及抗性改良 最后学位 博士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时 间 授课名称 授课对象 学 时 授课单位 1990-2010
1996-2010 果树栽培学
高级果树生理学 本科生
研究生 60-80
40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主要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 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项
目
组
主
要
成
员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专业年级 所在学院 项目
分工
分工 签字 赵垚垚 女 1992 8 10 园艺10级 园艺学院 张强强 男 1990 3 17 植保10级 植保学院 杜璇 女 1993 3 28 园艺10级 园艺学院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由苹果壳二孢(Diplocarpon mali Y. Harada K. Sawamur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造成苹果早期落叶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苹果褐斑病于1907年在日本首次报道。2004年,招远市苹果褐斑病大发生,发病面积1.5万hm2,占果园种植面积的90%以上,发病果园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76.6%,约有150 hm2果园因过早落叶而引起秋后再次开花。近几年来褐斑病发病率上升,一般果园病叶率的在20%~30%,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在70%,个别严重的果园病叶率甚至可达90%。目前,该病害在我国苹果产区连年发生,受害果树早期大量落叶,引起当年二次发芽,甚至二次开花,严重削弱树势;受害树果实较小,不能正常成熟,果面有黑斑点,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严重影响。但是目前对苹果褐斑病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抗病机制尚不。苯丙氨酸解氨酶谢为龙苹果品种抗病性差异与理化性状的关系以及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变化,在苹果褐斑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随着发病程度增加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表现为增加早而强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场Hammerschmidt 等(1982)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参照Soliva等(2001)的方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测定参照福林-肖卡法测定,黄烷醇含量测定参照Li等(2006)的方法,黄酮类测定参照Yong等(2008)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反式肉桂酸、绿源酸、咖啡酸、阿魏酸、儿茶酸、根皮苷、根皮素、槲皮黄酮等物质。采用时实定量PCR检测查耳酮合酶基因、查耳酮异构酶基因、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和二氢黄酮醇-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