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奥赛核酸的合成-RNA(共198张PPT).ppt

高中生物奥赛核酸的合成-RNA(共19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奥赛核酸的合成-RNA(共198张PPT)

真核生物mRNA的剪接是在形成剪接体后才能进行。 * The U1 snRNA has a sequence near its 5 end complementary to the splice site at the 5 end of the intron. Base pairing of U1 to this region helps define the 5 splice site. Base pairing of U2 snRNA to the branch site displaces (bulges) and activates the adenosine, whose 2-OH forms the lariat structure thru a 2, 5-phosphodiester bond. These snRNAs, like the others that comprise the spliceosome (U4, U5, U6), are each 200 nt in length and complexed with at least 7 protein subunits to form a snRNP. U1上结合的5’剪接位点上的5‘-磷酸基团与U2结合的A的2’羟基通过2‘,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生成套索状的中间产物。 外显子1的3’-OH和外显子2的5‘端的磷酸肌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剪接产物,并释放出套索内含子,很快在细胞内被降解,剪接完成。 1.剪接是进化的结果;2、是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环节; poB由于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以下亚类:apoB48和apoB100。apoB48是乳糜微粒(CM)的载脂蛋白之一;apoB100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载脂蛋白之一。缺失了apoB-100的N端同LDL受体结合的结构域.apolipoprotein,apo * tRNA前体的加工 不同tRNA的加工方式不同,一般经: 1)除去3’、5’多余核苷酸; 2) 有些在3’加上CCA序列; 3)碱基修饰:10%,如:假尿嘧啶、双氢尿嘧啶、次黄嘌呤、甲基化等。 大肠杆菌 tRNATyr的后加工 核糖核酸酶 P –一种真正的核酶 一种核酸内切酶–参与tRNA前体5′-端的后加工 大肠杆菌核糖核酸酶 P: 14-k的多肽链 + 一种 377核苷酸长的RNA ( M1 RNA) 在高浓度的Mg2+下,分离的M1 RNA能单独和剪切大肠杆菌的tRNA前体。核糖核酸酶P中的多肽链提高 M1 RNA的剪切速率,允许它在生理Mg2+浓度下起作用。 * 酶促拼接: 这种内含子剪接方式在某些tRNA中发现。 剪接需多种酶:核酸内切酶,环化核苷酸二酯酶,激酶,连接酶和磷酸酯酶。 剪接需要ATP。 酵母Pre-tRNA的剪接 * 过程 1.内切酶:切开内含子,外显子1的3’端为2’,3’-环磷酸基,外显子2的5 ’端为-OH. 2.在ATP和激酶:作用下,外显子2的5’–OH成5’–P; 环磷酸二酯酶:打开外显子1的3’端环磷酸基,产生3’–OH. 3.ATP活化连接酶:形成AMP-E,连接酶将AMP与5’–P连接,再由3’–OH攻击取代AMP,形成3’,5’磷酸二酯键. 4、磷酸酯酶:除去2’-磷酸. * RNA复制(RNA指导的RNA合成) 在某些生物中,RNA还可以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并可通过复制合成与自身相同的RNA分子。有以下方式: 1、以病毒RNA为模板的RNA合成: RNA→RNA 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复制酶)催化下完成。如烟草花叶病毒 2、反转录病毒的RNA合成: RNA→DNA→RNA 如HIV *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无模板的RNA合成): 以1种NDP或4种NDP为底物,在多核苷酸磷酸化酶(与RNA合成有关的酶系)作用下,合成类似RNA的聚合物,同时放出磷酸的过程。 细菌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特点: 1)不需模板; 2)以核苷5’二磷酸(NDP)为底物,催化3’,5’磷酸二酯键形成; 3)反应可逆; 4)在细胞内的功能可能是分解RNA。 * 真核细胞的DNA几乎都在核内,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这说明必须有DNA以外的大分子从核中携带遗传信息到核糖体上。1961年,Jocob和Monod提出信使RNA这个概念。 编码链:贮存有遗传信息与模板链互补的一条链(coding strand)。 DNA聚合酶的发现启发人们去寻找RNA聚合酶。1959年美国科学家从细菌提取液中分离出这种DNA指导的RNA合成的酶。该酶能催化四种核苷酸三磷酸聚合成与DNA互补的RNA链。因为RNA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