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具有与尺寸、核壳比相关的特殊电学、
光学等性能,在生物医学、化学传感、光子晶体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
用潜力。目前关于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球状颗
粒上,而一维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则很少见报道。本文以纤蛇纹
石制备的氧化硅纳米线为基材,通过直接化学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
法制备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并采用离散偶极近似理论研究了
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消光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成果如下:
(1)氧化硅纳米线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以天然矿物纤蛇纹石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分散与酸浸制备出了
纯度高、长径比大、形貌均匀的氧化硅纳米线,为氧化硅纳米线的制
备和纤蛇纹石矿物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天然矿物纤蛇纹石特有的纳米管状结构,通过物理化学分散
和酸浸,得到了纯度高、分散性好、尺寸较为均匀的无定形氧化硅纳
该氧化硅纳米线组成单元仍为硅氧四面体,同时这些四面体在一定程
度上保持了六元环结构。但在六元环中,硅氧四面体的位置交替上下
排列,同时六元环被高度扭曲变形。通过测试分析研究,明确了纤蛇
纹石酸浸制备氧化硅纳米线的形成机理。
(2)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
将溶液化学研究引入到纳米材料的液相法制备之中,为实验工作
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对于实验的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都提供了有
益的信息和帮助。
根据溶液化学计算原理,详细地绘制出了化学镀银过程中
HCHO.H20体系的浓度对数图、离子分布图和电位一pH图。根据化学
位图的分析结果,明确了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的基本实验条
件,为后继的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3)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制备与表征
采用直接化学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法制备出了一维氧化硅/银纳
米壳层,为一维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合成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思
路,也为相关一维核壳型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以氧化硅纳米线为基材,以溶液化学计算为基础,采用直接化学
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法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包覆金属银,制备出了一
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较适宜的反应pH值为12,反应温度为30℃。
Sn2+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的预先吸附有利于细小、密集银核的形成,
所以预处理化学镀法能形成更密集、更均匀的银包覆层。初始银氨离
子浓度影响银层厚度,当银氨离子浓度从O.05增加到0.25mol·L‘1时,
银层厚度从数十纳米增加到上百纳米。
(4)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消光性能的模拟
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特殊光学
性能,这对于该类新颖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离散偶极近似理论,首次研究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在
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消光性能。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
能与球状氧化硅/银纳米壳层、一维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有着密切
的联系。一维纳米壳层的消光光谱由横向和纵向两个共振带组成,粒
径、核壳比和长径比对它们均有很大的影响。当银层厚度超过银的电
子平均自由程时,一维纳米壳层体现出来的消光性能与相同尺寸的一
维银纳米粒子相差无几。
关键词氧化硅纳米线,溶液化学,化学镀银,纳米壳层,消光性能
II
ABSTRACT
Nanoshells ofasilicacoreandanoblemetalshellhave
consisting
for and
greatpotentialapplicationsbiomedicine,chemosensingphotonic
totheir and basedon
crystals,eta1.,due tunableelectric
opticproperties
thesizesandrelativedimensionsofthecoreradiusandshell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