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炭开采技术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
1.1矿区概述
1.1.1矿井位置和矿区地形
八矿位于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北起小庄村,南到柴厂村,其地理坐标为:
北纬 35°50′16″~35°53′00″东径 114°11′09″~114°12′42″井田边界:西北以F45断层与鹿楼乡小庄桥煤矿为界,北以张庄向斜轴与六矿为邻;南以F53-1和F49分别与柴厂矿和十矿为界;西至二1煤层露头线。
1.1.2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便利,铁路,本矿向北可直达汤鹤线。汤鹤线在汤阴与京广线接轨,铁路运输方便。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新市区至九矿的大白线二级公路从本井田内通过,本矿至新市区16 km。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均从新市区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此外尚有汤(阴)鹤(壁)公路、安(阳)鹤(壁)公路、鹤(壁)林州公路等。
图1—1 交通位置
1.1.3矿区气候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型气候。据鹤壁市气象站观测资料:
1、气温:据1958年~1981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15.3℃(1961年),最低年份13.1℃(1964年),一般为14.5℃左右。气温极值,最高42.3℃(1967年6月4日),最低-15.5℃(1967年1月15日)。
2、湿度:据1958年~1981年观测资料,年平均绝对湿度11.63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
3、降雨量:据1959年~1999年共41年观测资料,年最大降雨量1394.1毫米(1963年),年最小降雨量266.6毫米(1965年)。年平均降雨量649.55毫米。
4、蒸发量:本区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据1959年~1999年,36年(缺五年数据)的统计资料,年平均蒸发量2091.79毫米,年蒸发量最大值为2698毫米(1965年),最小值为1637.4毫米(1990年)。
5、风向和风速:本区每年8月至来年2月北风频率最高,最大风速为23米/秒;每年3月南风频率最高,最大风速14米/秒。
2 矿井地质概况
1.2.1井田勘探程度
1、钻探工程量:
矿井范围内,1956年至1992年,共施工勘探钻孔222个,历次施工钻孔数及进尺见表
井田内历次勘探施工钻孔数及进尺
勘探项目钻孔数进 尺备注名 称(个)(米)鹿淇勘探区精查报告5917389一二七队盆场—许家沟勘探区地质报告73831.91一二五队鹤壁煤田外围找矿区21721.33一二五队八矿二水平及三采区补勘报告及其它补孔14559321地测处冷泉精查补勘报告32661.99地测处五采区补勘总结63594.58勘探公司合 计22288519.81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本区的含煤地层为石炭一二迭系煤系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群、上统太原群,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煤系地层厚920米。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群和山西组。太原群为一煤组含煤3—12层,煤层总厚5.32米,其中部分可采者2层,(一eq \o(\s\up 8( 1),\s\do 3( 1))、一eq \o(\s\up 8( 2),\s\do 3( 1))),平均厚度1.68米,含煤系数4.5%。山西组为二煤组,含煤1~3层,平均总厚6.79米,其中二1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厚1.9~14.1米,平均厚7.8米,含煤系数7.6%。
1.2.3地层概况
八矿井田为全掩盖区,地表为第四系及第三系。现将被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
马家沟组灰岩为含煤建造沉积之基底。井田内无出露,西山出露良好,研究较细。其岩性可分七个岩性段,其中第一段为贾旺页岩,第二、第四、第六段为角砾状灰岩,第三、第五、第七段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巨厚层之纯质石灰岩,含角石及松旋螺等化石,全厚450米左右。
2、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群(C2):
底部为浅灰紫色鲕状豆状铝质泥岩;下部为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中夹透镜状灰岩;中部为灰色细—巨粒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上部为深灰及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含铝质,具鲕状结构,产植物化石碎片,偶夹薄煤。煤层发育不稳定,亦不可采。灰岩中含 化石,与其下伏的马家沟组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厚15~28米,一般厚23~25米。
(2)上统太原群(C3):
太原群地层由砂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及煤层所组成。
砂岩:下部砂岩灰色,粉粒—细粒—中粒结构,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中部砂岩灰色及灰色微发褐,细—中粒结构,矿场成份以石英为主,胶结物以泥质为主,上部灰色发褐,细—中粒结构,顶部以石英、长石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远船务57000DWT散货船建造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精品.doc
- 中铁X局无砟轨道工序交底书-2009年10月28日.doc
- 中铁建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52.doc
- 中远船务推行现代海工建造模式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精选).doc
- 中铁上海工程局上海铁路局太平桥货场单位租赁房项目吊篮方案39页.docx
- 中间盘注射模具的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天津大学.docx
- 主从式温度监测报 警与控制系统电子课程设计-2011年6 月20 日.doc
- 主轴承盖斜面加工铣床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22页.doc
- 主轴箱箱体工艺及工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无锡太湖学院.doc
- 主值班员岗位培训手册[说明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