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高二年级模块考试地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
高二年级模块考试地理试卷(选修)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区域的特征有(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4.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
A.德国慕尼黑与斯图加特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5.下图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6.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7.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 )
A.北部的五大湖区 B.东北部工业发达区
C.东西沿海平原区 D.南部和西部地区
8.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9.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因地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B.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C.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10.下列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不高→干旱加重 B.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C.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读图,完成12~14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沿海地区海水倒灌,使地下水质下降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一组是( )
A.安徽、内蒙古、江苏、广东 B.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北
C.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 D.辽宁、福建、浙江、河南
14.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15.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质地震灾害 ②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③台风 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⑤酸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读下列材料,完成16~17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下右图)
材料三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16.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城市的分布 B.地形起伏 C.交通条件 D.国际贸易壁垒
17.西气东输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意义在于(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18.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该“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风蚀作用 D.水蚀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9.日本和英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表现在( )
A.面积相差不大 B.位于高纬度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位于大陆东部
20.三峡电站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福建高考化学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小学生控笔训练.docx VIP
- 中级日语(N3)中常用的副词总结讲义--日语等级考试备战.docx VIP
- 2025年高中地理世界地理高考试题汇编.doc VIP
-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持背景下循证教学的实施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pptx VIP
- 再审申请听证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综合英语I》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渗透作用课件.ppt VIP
- 专题21 散文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中职专用】2024届高三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备考指南(湖南适用).docx VIP
- 2025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学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