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未病精品

八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 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三)主要任务 2.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研究 (1)健康状态辨识技术方法研究 (2)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研究 (3)产品研发 ①健康状态辨识产品研发;  ②健康状态干预产品研发; ③健康服务信息产品研发;   ④健康宣教产品研制。 八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 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三)主要任务 3.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研究 (1)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化共性技术研究; (2)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3)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标准的研制。 八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 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 (三)主要任务 4.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成果应用研究 (1)集约化服务形式研究; (2)服务标准研制与推广; (3)服务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4)主要领域应用示范研究。 谢谢大家! 中医治未病 主讲人:何清湖 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目录 一、中医治未病源流 二、中医治未病概念 三、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四、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五、中医治未病的常用方法 六、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应用 七、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思路 八、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一 中医治未病源流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 二 中医治未病概念 1.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欲病防病、既病防变、病瘥防复几个方面。 二 中医治未病概念 2. 中医治未病的外延 中医治未病不仅是中医治则重要的核心思想,它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视“防患于未然”的特点,这种思想在历代医家著述中皆有体现,如: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 先安未受邪之地——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三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治未病”的具体内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亚健康状态者达不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不具备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临床上这三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亚健康≠未病 亚健康状态与“未病”中的“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的内涵接近,但“未病”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广泛。亚健康是“未病”四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四 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防治结合 体质调护 综合疗法 五 中医治未病的常用方法 1. 调养精神:安心养神、四时调神、动形怡神、以心治神、节制情感、移情易性。 2. 合理饮食 3. 体质调理 4. 食疗与膏方 5. 四季养生与冬病夏治 6. 针灸、火罐与推拿按摩 7. 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 六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应用 (一)未病先防 1. 体质辨识与调理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人体体质划分为9种类型,分别为: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特禀质(I型)。 中医体质分类 判断标准 气虚体质 疲乏、气短、自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不耐受外邪。 易患虚证。 血虚体质 面白、唇甲淡白无华、晕眩、肢麻、筋挛、心悸、失眠、肤燥、发枯,以及便结,小便不利。 阳虚体质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