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9课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第19课复习

课文第二段 课文第三段 * 捕蛇者说 柳宗元 一、把握主题 这篇文章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明确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通过蒋氏自述悲惨遭遇,写出赋敛之毒,揭露苛捐重赋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三部分(第5段)):点明文章中心意思。 “异”蛇 形异:黑质而白章 毒异:触草木,(草木)尽死;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可以已大风……杀三虫。 效异 王命聚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可“当其租入”) 第一段可分为两层。 1.蒋氏“貌若甚戚”的原因是什么? “三个死”说明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沉重的灾难。 2.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 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 第二段主要内容: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内容:这一段写作者向蒋氏提出“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表达作者对蒋氏不幸遭遇的关心和同情。 作用:这一段反映了作者对人民深重灾难的关心和同情, “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引出了下文蒋氏大段催人泪下的哭诉。 课文第四段 这一段借蒋氏的血泪陈述,勾勒出中唐时期农村破产,百姓逃亡,十室九空的惨状,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苛征重赋的罪行。 这一段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蒋氏的那段话主要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层次分明。 课文第五段 这一段是作者听了蒋氏哭诉之后的感慨和议论,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结论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这一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是作为立论根据,作用在于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①衬托 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 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痛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三、写法探究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