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南京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3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共20张PPT.ppt

中学联盟江苏省南京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3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共2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江苏省南京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3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1.说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3. 体验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第三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重演科学家的思维过程,领悟科学家是如何 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 第二节 光合作用 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哪里呢? 事实果真如此吗? 回眸历史 解开光合作用之谜 2000多年前古希腊伟大 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增重来自土壤 。 五年后 1. 范·海尔蒙特(比利时1648年) 结论:植物增重主要来自 。 水分 单位:千克 只浇水 开始 5年后 质量变化 树重 土重 2.5 100 99.9 82.5 80 -0.1 2. 普利斯特莱 (英国1771年)年) 许多科学家重复了普利斯特莱的实验,结果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是为什么呢?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空气(1771年), (注: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才得出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3、扬·英根豪斯(荷兰1779年) 结论:植物需要 才能制造出氧气 阳光 黑暗条件下 4、萨克斯(德国1864年) 1)置于暗处24小时(饥饿处理) 目的: 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淀粉)消耗掉 一半遮光 2)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光照几小时 3)酒精脱色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了 。 4)加碘液染色 淀粉 不见光部分 见光部分 1)水绵是常见的淡水藻类,水绵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 2)好氧性细菌,喜欢聚集在氧气多的地方 3)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5.恩吉尔曼实验(德国1883年) 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6. 鲁宾和卡门(美国1940年) 方法: 结论: C18O2 ? ? H218O O2 O2 光能 O2 1.范·海尔蒙特 H2O CO2 2.普利斯特莱 (CH2O) 4.萨克斯 3.扬.英根豪斯 + + 叶绿体 5.恩吉尔曼 对光合作用认识更进一步: 6.鲁宾和卡门 7.卡尔文(美国1938-1948) 探明了CO2转变成有机物的 途径。 方法: 结果: C3 CO2 (CH2O) 原 料 条 件 产 物 1.范·海尔蒙特 2.普里斯特莱 3.扬·英根豪斯 4.萨克斯 5.恩吉尔曼 6.鲁宾和卡门 7.卡尔文 H2O 淀粉 叶绿体 阳光 O2 小 结: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 CO2 C3 CO2 (CH2O)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