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CNKI.PDF

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CNKI.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CNKI

TsinghuaUniversityLawJournal   清华法学  Vol8,No2(2014) 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 张双根         目 次 一、引言 二、《物权法》第20条所真正 “参引”的立法例 三、《物权法》第20条之规范 预设模式:商品房预售 四、预告登记适用于预购商品房    情形时的制度前提缺失 五、各缺失要件的补救可能性 六、结语 摘 要  《物权法》第20条之预告登记制度,在立法、实务与学理上,均认为主要适用于商品房 预售情形,以保全预购人的购房预期利益,以及相应的购房融资担保需求。但是对照该条所参考的德 国立法例,在商品房预售情形,预告登记之构造,在交易客体 (所预售的商品房)、预告登记之载体 (不动产登记簿)以及预告登记所预防之对象 (债务人之处分行为)三个制度要件方面,均存在缺失 与障碍;其中客体缺失最为根本,决定着在现行法框架下,难以克服这些缺陷。因此,将商品房预售 视作预告登记制度的规范预设情形,是物权法继受中的一例失误,亟待修正。 关键词 商品房预售 预告登记 在建建筑物 不动产登记簿 处分行为 一、引 言 在 《物权法》所继受的诸多新制中,第20条规定的预告登记,是一项真正揉进本土化创意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Dr.iur.,HumboldtUniversittzuBerlin)。 ·68· 张双根: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  〔1〕 〔2〕 的制度。这是因为,与该条所参引的立法例相比 ,本条不仅在效力构造上有其 “特色” , 更为重要者,就预告登记的适用对象,也就是预告登记所保全的债权性请求权的范围,无论是 〔3〕 〔4〕 立法前后的学说见解, 还是不动产登记部门之后的实务操作, 均认为主要针对商品房预 售情形,旨在保全购房人依据预售合同所生的请求权。以商品房预售作为预告登记制度的规范 模式,站在原有立法例的立场来看,已与其制度初衷相去甚远。法律继受过程中,基于本土化 〔5〕 的需要,原本可以且也应允许进行 “再创造” 。不过颇为吊诡的是,预告登记主要适用于商 品房预售情形这一结论,在中文文献中不知自何时起即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至于这一 “再创 〔6〕 造”是否有其正当性,始终未曾有过深入的探讨。 单是这一认识的形成过程,就值得反思。 再就预告登记制度本身的法律属性来看,在现行民法体系中,预告登记本是一项蕴含 “两 〔1〕 显然,在尚无公布 “立法理由书”之定制的当下,所谓 “本条的参考立法例”,不过是根据同年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所编释义书的推测而已。依此释义书 (注意:以该单位名义所出版的释义书, 品种极多,但大同小异,本文仅择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其所列参考立法例为: 《德国民法典》(以下简称:“德民”)第883、 ① 885条; 《瑞士民法典》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