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科版选修1第一部分实验1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共34张PPT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 结构简单,个体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一、微生物种类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 1.培养基的类型 二、细菌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扩增细菌、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纯化(分离),鉴定、保藏菌种。 (1)水 (2)碳源 (3)氮源 (4)无机盐 2.培养基内所含的基本物质 3.培养基内所需的其他条件 (1)pH值 如:培养霉菌需酸性、培养细菌需中性或微碱性 (2)温度 如:霉菌、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不同 (3)氧气的含量 如: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三、菌落 四、消毒与灭菌 1、消毒: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大部分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的常用方法: (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等进行 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3)紫外线消毒; …… (1)灼烧灭菌 灭菌的常用方法: 2、灭菌: 以化学或物理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达到完全无菌的过程。 (2)干热灭菌:160-170℃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下维持15-30min. 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 (一)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 取2个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50mlLB液体培养基和50ml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加上封口膜,牛皮纸包装后高压锅灭菌15min。 LB液体培养基——细菌的扩大培养 LB固体培养基——细菌的划线分离 封口膜:既通气又不使菌进入 五、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操作 1、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2、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二)倒平板 3、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6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大,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三)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将斜面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在37℃摇床培养12小时。 注意事项: 1.火焰旁从斜面上用接种环取菌; 2.取菌前接种环要用酒精灯灼烧灭菌, 冷却后方能取菌; 3.取菌后封口膜和棉塞复原。 平板划线的操作 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四)大肠杆菌的划线分离 1、划线分离法 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4、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 5、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不能使用脱脂棉,否则容易吸水,造成污染。 6、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等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7、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8、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分离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这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注意事项: 1.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 2.划线首尾不能相接。 3.划线后,培养皿倒置培养12~24h。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济南版八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共28张PPT1.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课件共25张PPT.ppt
- 济南版八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共38张PPT.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生》复习课件共35张PPT.ppt
- 济南版八上第三章第一节婴儿的诞生共44张PPT.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课件共28张PPT1.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1共22张PPT1.ppt
- 济南版八上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共28张PPT1.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第1课时21张PPT.ppt
-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共18张PPT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