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试验设计性研究型物理.ppt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试验设计性研究型物理.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试验设计性研究型物理

2007年11月7日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阶段性报告 ——设计性研究型物理实验III 指导老师:马秀芳 课题组成员:胡旭 何益鑫 报告人:胡旭 时间:2007年12月19日 地点:复旦物理楼二楼大会议室 课题来源和测量原理 热膨胀系数,折射率温度系数 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一道实验题 装置及样品光斑成因分析 实验的测量原理 实验初期的探索工作 实际测量量 升温法结果的情况,分析可能原因 如何得到好的结果? 偶然的好结果 现在的进展情况及后期计划 降温法的实践和结果 实验的难度所在 ——温度计与样品温度的同步 自然冷却法 VS 下一步的实验计划 考题的改进方案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I. 在读数方面的改进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II.在实验方法方面的改进 A.1 升温 or 降温?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A.2 我们的猜想: 在样本中,温度计与样本并不是直接接触的,两者温度不尽相同,在升温过程中,由于热源不均及温度变化过快,表现出来的差异尤为明显,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并不代表样本的实际温度,而降温相对于升温来说其温度变化速率较慢,因而会出现上述差别。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A.3 对于猜想的验证: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A.4 对结果的说明 1 经过数学推导易得,无论是热膨胀系数还是折射率变化系数都与 (温度/条纹)参量的变化率呈线性关系,故我们可以将该参量的线性陈独作为衡量结果好坏的依据。 2 从结果中可知,实验时间越长,实验环境越接近于自然环境,得出的数据越精确。 3 一个可行的解释是,在实验环境趋向于自然环境的同时,降温过程越发缓慢,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越发趋近于样品的真实温度,故得出的实验结果要好。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1 新的问题: 是不是该实验中温度上升本来就要比温度下降好呢?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2 新的实验的设计 原电路图 现电路图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3 结果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3 续1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3 续2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4 与以前结果的对比 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 B.5 相关解释 原电路的加热模式是限温式,即在电热板升温到某特定温度时跳闸,冷却后再继续加温,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升温过程不均匀。而改进后的电路的升温过程可看成自然冷却过程的加速反向,故结果更好 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整理手头的所有数据 撰写论文 谢谢 0.99975 2小时30分钟 自然降温 热膨胀系数 0.99939 36分钟 强迫冷却 热膨胀系数 0.99895 15分钟 强迫冷却 热膨胀系数 线性程度 耗时 采取方法 测量对象 0.99961 无间断 0.99856 无间断 0.99889 无间断 0.99974 准无间断 0.99939 无间断 热膨胀 系数 线性程度 方式 测量对象 0.99568 0.99511 无间断 有间断 0.98738 无间断 0.99993 无间断 0.99865 准无间断 0.99968 准无间断 折射率 温度 系数 线性程度 方式 测量对象 折射率温度系数 0.99511 0.98738 0.99993 0.99865 0.99968 R 0.39375 0.34497 0.44276 0.38283 0.48056 B 10 9 8 7 6 组数 0.44529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