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樊立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病综合征 樊立强 概述: 1.大量蛋白尿:〉3.5g/24h 2.低蛋白血症:〈30g/L 3.高脂血症 4.浮肿 肾的位置: 病因: 病因: 2.病毒:乙肝 丙肝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牛痘 艾滋病毒 病因 3.寄生虫 疟原虫: 弓形虫病: 病因: 4.药物:汞 海洛因 非甾体抗炎药 等 5.毒素 过敏原 免疫接种 6.新生物 实体瘤 7.系统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 8.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甲低 甲亢 先天性肾综 家族性肾综 9.其他 发病机制: 1.大量蛋白尿 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肾小球滤过屏障: 发病机制: 1.大量蛋白尿 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发病机制: 滤过膜构造(由管内到管外): 第一层:内皮细胞 含涎蛋白 第二层:基底膜 含硫酸类肝素 第三层:上皮细胞 含涎蛋白 以上构成机械,电荷屏障 ,受损后涎蛋白,硫酸类肝素减少或消失,不能阻止含负电荷的的血浆蛋白滤过,出现大量蛋白尿。 发病机制: 2.低蛋白血症 是蛋白尿的结果。 发病机制: 3.水肿 跨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梯度(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间隙的液体平衡)维持着血管内的液体与组织间隙的液体平衡。 发病机制: 4.高脂血症 ( 1)高胆固醇,载脂蛋白B血症 肝脏合成增多;清除减少。 (2)高甘油三酯血症 代谢消弱。 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 成人≧3.5g/d;儿童≧50mg/(kg·d)。尿中大量蛋白质,使尿液表面张力升高而产生泡沫,形成泡沫尿。 临床表现: 2.低蛋白血症 以低白蛋白血症为主,还包括激素转运蛋白(如维生素D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和凝血抑制因子等血浆蛋白。血浆白蛋白﹤30g/L。 临床表现: 3.水肿 水,钠潴留主要引起组织间液增多,组织间液倾向积聚于组织疏松部位。 临床表现: 4.高脂血症 特点为血浆中几乎所有血脂和脂蛋白成分均增高。 临床表现: 5.并发症 (1)蛋白质营养不良。 (2)急性肾衰 血容不足,间质水肿,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肾小管缺血性损伤等。 临床表现: 5.并发症 (3)血栓及栓塞 深静脉及肾静脉形成多见。 (4)感染 往往是缓解期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造成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抵抗。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