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牛肝菌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味牛肝菌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姓名: 班级:生物技术041 指导老师: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美味牛肝菌简介: 美味牛肝菌 又称大脚菇、 白牛肝菌。 中等至大型。褐色扁半球 形菌盖直径为4-15cm, 菌肉白色 ,淡褐色柄长5 -12cm,粗2-3cm近圆柱形或基部稍膨大 。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可与冷杉,铁杉,云南松等形成根菌。 是优良食用和药用菌 ,并且该菌子实体的水提取物有肽类或蛋白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 2.研究意义 该菌生长环境特殊,算作稀有菌。 现今对美味牛肝菌的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更未见有关该菌可人工培养的相关报道。 本实验主要对美味牛肝菌粗成分的测定,研究包括:总蛋白,可溶性蛋白,总糖,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维生素C。 能清楚了解该菌各成分含有量,从而判断美味牛肝菌的营养价值的高低以及是否又继续研究价值,为该菌在其他反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章 实验内容 1.总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原理:蛋白质的含氮量百分比是固定的,所以测蛋白质的 含量只要测高物质的含氮量。 2.可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法 ■原理:该方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考马斯亮兰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由465nm变为595nm。 3.总糖含量测定方法 ——菲林试剂滴定法 ■美味牛肝菌的糖经热稀盐酸彻底水解后转化成还原糖,还原糖用费林氏容量法定量。 4.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苯酚法 ■一般来说植物体内存在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 5.淀粉含量的测定 ——蒽酮 法 ■淀粉是大多数植物中必不可少部分,它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种由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多糖。 6.粗脂肪含量测定 ——脂肪索氏抽提法 ■将样品中的脂肪类物质彻底抽提出来,而不影响其他类物质的质量,从而得到的抽提前后物质烘干后重量差即为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7.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比色法 ■总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先与活性炭氧化,形成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可用比色法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总蛋白质量测定的实验数据计算及分析 N=61.14mg/g=6.114g/100g 蛋白质C=6.114(g/100g)x6.25=38.21(g/100g) 2.可溶性蛋白质测定的实验数据计算及分析 可溶性蛋白含量=样品可溶性蛋白质量*稀释倍数*100/样品重量 X=0.02754mg;OD=0.173,m=2.6315g C=0.02754mgx200x100/0.7905g=209.3mg/g=20.93(g/100g) 3.总糖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V0=48.4ml; V1=(39.1+37.9)/2ml=38.5ml; V2=10ml; X=0 计算总糖(干基,以葡萄糖计,%)=〔(48.4-38.5)×0.001×250]/10×m×(1-0)〕×100=9% 4.可溶性糖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两次重复样品OD值实验结果为0.274和0.269,平均值为0.272. C=82.52μg;v=50ml;A=1;n=25;w=1.004g 可溶性糖含量(%)=从标准曲线查得糖的量(μg)×提取液体积(ml)×稀释倍数/[测定用样品液的体积(ml)×样品重量(g)×106]×100=1.6504% 5.淀粉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样品测得OD值结果为0.122和0.135,平均值为0.1285. X=169.875x1.25=212.34μg,v=50;A=1;N=25;W=1.004 淀粉含量=(C×V/A×N)(W×106)×100x0.9=(212.34*10-6 *50/1*25)/1.004*106=5.2816(g/100g)=2.5482%. 6.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实验记录数据与处理 A包装时的重量:3.6705g。干燥后重:3.6277g.。差值为0.0472g。除去包装前的质量为2.5379g。 则C%=0.0472/2.5379*100%=1.85% B包装时的重量: 3.1175g。提取完干燥后:3.0517g。差值0.0379g。未包装前的重量为2.6253g 则C%=0.0379/2.6253*100%=1.44% 平均值C%=1.645% 7.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样品测得的0D值为0.146和0.161,平均值为Y=0.1535, X=8.682μgOD=0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