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输出口及其应用 第4章 输出口及其应用 4.1 输出驱动电路 4.2 逻辑运算类指令 4.3 设计课目与演练——水塔水位控制仪 小结 习题 上一章介绍了输入/输出口的内部结构。这一章介绍输入/输出口的外部电路,重点是输出驱动电路,包括分立元件的驱动方法和集成电路的驱动方法,并在介绍逻辑指令后给出了几个实例。 4.1 输出驱动电路 在功率驱动电路或者负载较大时,需要给8051的输出口增加驱动电路。依据输入/输出的负载类型、负载数量及复杂情况的不同,可选择使用不同的驱动方式。 4.1.1 分立元件设计方案——三极管驱动及保护设计 1. 驱动LED类 驱动LED类的电路如图4-1所示。 (1) 在驱动常见的LED时,采用端口低电平驱动能力强的特点,用端口连接LED直接驱动。如图4-1中发光二极管VD1的驱动,给P1.0写“0”,则发光二极管VD1点亮,这种驱动方式称为“负逻辑驱动”。电阻R2提供限流作用,不能省略,可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控制亮度。可以通过查阅LED参数进行计算或者实验的方法确定电阻值,图中电阻的参数仅供参考。 图4-1 驱动LED类的电路 (2) 如果采用“正逻辑驱动”,则需要增加功放电路,如VD2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虽然P1口内部有上拉电阻,但是内部上拉电阻一般较大(约几百kΩ),为了可靠起见,可在外电路中增加(并联)一个5~10 kΩ的上拉电阻。当然,如果驱动的负载不大,那么仅靠外部上拉电阻的驱动(如图4-2所示),甚至仅靠内部上拉电阻也是可以的,但这不是推荐方案。在对VD2的驱动中,因为有三极管的驱动,基极电流较小,所以不需要外部上拉电阻R4,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如图4-1所示。 不带上拉电阻的电路更利于读者观察和理解,因此在后面电路中使用不带外部上拉电阻的电路。图4-1演示的是通用设计方案。 图4-2 驱动LED的一种形式(不推荐) (3) 采用负逻辑驱动较大功率的电路时,仍然要用三极管驱动,如对VD3的驱动。注意,三极管的型号要与电路匹配。 在上面的电路图4-1中,执行这个程序段,观察运行的效果。 MOV P1,#02H ;VD1、VD2、VD3都亮 MOV P1,#05H ;VD1、VD2、VD3都熄灭 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2. 驱动感性负载 驱动感性负载的电路如图4-3所示。 图4-3 驱动感性负载的电路 在单片机的输出驱动电路中,经常会有感性负载。由于感性负载的特殊性,这一部分的设计一定要严谨,特别是保护电路要完善,否则会给电路带来严重的损坏。继电器的控制端是一个线圈,因而,继电器对于单片机而言是感性负载。按照图4-3(a)所示的电路,当给三极管基极加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电流流向如图4-3(b)中的实线部分,继电器吸合,S1导通,这个时候线圈中有磁能。当P1.3端加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这个时候电流流向如图4-3(b)所示的虚线部分,这样就释放了线圈里面的磁能。二极管VD1提供释放线圈中磁能时所需要的电流通道,称为续流二极管。这里如果没有续流二极管,则三极管会被击穿,甚至导致其他部分的损坏。一般的继电器使用4148作续流二极管就够了,但是稳妥的办法是查阅继电器厂家提供的工作参数,最后确定续流二极管的型号。 控制继电器吸合的语句是: SETB P1.3 ;单独置位这一位,不影响其他位的控制 或者是 MOV P1,#04H ;会影响其他位的控制 而关闭的语句则是: CLR P1.3 ;单独清除这一位,不影响其他位的控制 或者是 MOV P3,#00H ;会影响其他位的控制 这里提供给线圈的电压是VCC,和MCU使用同一个电压。这样使用时,存在下面的问题: ? 继电器开关电流较大,如果和MCU使用同一路供电电源,则会带来较大的干扰。 ? 市场上提供的继电器的驱动电压大多为12 V、24 V。 ? 如果使用其他较高电压作为继电器的控制电源,就要共地使用。这种形式的电路要防止输出控制端口电流的倒灌,因此还要在控制端增加一个二极管,如图4-4所示。 图4-4 驱动高电压继电器方法 4.1.2 集成IC驱动的设计方法及芯片选择 1. 小功率驱动 当负载电流很小时,常用74系列门电路驱动,其驱动能力可达40 mA。 如图4-5(a)、(b)所示,74LS05用于低压电路,74LS06的集电极耐压可达30 V,它们都是反相输出。74LS07也是高压型,是同相输出,不再给出电路。 图4-5 采用集成电路驱动的小功率电路 2. 中功率驱动 当负载电流大于40 mA时,可以采用达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