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中华民族饮食礼仪
谈中华民族饮食礼仪
作者署名:高世强
(2010级营销304)
摘要
我国饮食文化 社交规则 道德约束 饮食礼仪 社会次序
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不单单把饮食仅作为满足自身第一层次需求的条件,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礼仪内涵,即礼虽然产生于饮食,但同时又严格约束着饮食活动。因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礼”在古人眼中又是约束自我、处理人人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所以便将其引入饮食领域,成为规范人们饮食行为和习惯的一种规则,进而成为影响人们思维和
1
谈中华民族饮食礼仪
行为方式的参照。而且这种礼仪在不同层面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如在政治上,通过强调“敬德”和“贵民”对被统治者产生一种强大的道德约束力量;在伦理上,可以把“孝亲”和“尊老”作为强化社会秩序的基点和手段;在礼乐方面,则表现出一种文质彬彬、寓教于乐的文化模式;在宗教方面,又反映出一种尊天事祖的神秘特征,所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观中礼仪制度文化气质的深厚。
一. 能够提醒自我,约束不雅行为。
饮食作为人人不可或缺的首要行为,不但是培育个体自我修养的第一站点,而且也是引导其生活行为的最直接方式,所以古人提出了诸多关于饮食行为要求,如孔子就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也就是说,饮食别追求奢侈、居室别追求堂皇,办事勤快,讲话谨慎,这才是有修养的人应该做的。而《礼记》更是明确规定了人们在饮食过程中应该避免的行为,”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吒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囉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濡肉齿决,乾(干)肉不赤决,毋嘬炙。”“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如此等等。 所谓 “毋抟饭”,即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因为这样有争饱之嫌;“毋放饭”,即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否则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毋流歠”,即不要长饮大嚼,这样会让人感觉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毋口它食”,即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那样主人会觉得是对他的饭食不满意;“毋啮骨”,即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之感;“毋反鱼肉”,即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毋投与狗骨”,即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毋固获”,即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争着去吃,以避免贪吃之嫌;“毋扬饭”,即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毋嚺羹”,即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毋絮羹”,即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毋刺齿”,即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毋嘬炙”,即大块的烤
2
谈中华民族饮食礼仪
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当食不叹”,即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以免让主人产生误解。
显然这些行为的限定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保持一个符合当时要求的所谓“君子”形象,不容否认,这些限定仅是人们的愿望,而当时的人们究竟能否做到及做到多少已难考证,但这些标准必定是作为一种尺度存在,人们在进行自我约束时便有了参照,无疑对一些人培养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毕竟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那些天生的欲望,为了得到快乐和避免痛苦,为了获得令人愉快的和避免令人不快的冷热温度,某些小心和预见作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有其必要。”
二.能够尊重长者和尊者,形成稳定的社会伦理。
尊重长者和尊者是彰显我国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在饮食礼仪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礼记》“进食之礼”载:“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偶坐不辞。”孔子更是强调指出,“有酒食,先生馔”。而如果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必须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但却又不能自己先吃饱,必须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其它诸如少者吃饭时必须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以随时准备回复长者问话,谨防喷饭;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
众所周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