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

3名词解释 10、《墨子》: 它是一部包括墨子及墨家各派学说的著作,由墨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整理而成,非一人一时所作,亦非墨子亲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内容较为驳杂,体例也不尽一致。墨子“十戒”指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墨子为文最大的特点是尚实尚质,言之无文,唯恐“以文害用”;另一特点是讲究逻辑,明辨是非,由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三、在文体方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文体已呈现出由“对话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趋势。首先,各篇出现了简明扼要的标题;其次,《墨子》中虽也有墨子语录,但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论题连缀成一个整体;再次,《墨子》文章谋篇布局已初具章法,颇有自觉为文的倾向。 11、《老子》: 又名《道德经》,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并非老子自著而成于后学之手,并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其成书晚于《论语》,约在战国前期。今存《老子》共八十一篇,上篇三十七篇,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篇,称《德经》。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老子学说的精髓,是辩证法思想。并且产生“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老子之文凝练晓畅,朗朗可诵,语精意奥,启人深思。首先是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其次是善于运用具体形象变现抽象哲理,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其三是语言凝练精妙蛮多用格言、警句,例如“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老子》五千言中,随处可见方言、谚语、格言、警句,故又被誉为“五千精妙”。 12、《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在文学上,其地位不仅在《老子》之上,而且是先秦诸子散文之冠。今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艺术: (一)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其超尘脱俗的构思,超群绝俗的想象,恢诡谲怪的形象,美妙奇幻的意境和汪洋恣肆的文风。其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二)似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思 其文的构思好似天马行空,不落俗套,采用异乎寻常的艺术形式,变现遗世绝尘的思想,题材选择上多用寓言和神话。他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 (三)广用寓言 《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例如: (四)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 他们在书中层现叠出,异彩纷呈。诸如其大无比的鲲鹏、庄周梦化的蝴蝶、运斤成风的匠石、望洋兴叹的河伯等等。 (五)洋洋洒洒的语言艺术 《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描写挥洒自如,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13、《孟子》 《孟子》:重要的儒家著作,“四书”之一,并列入“十一经”。今存7篇,即《梁惠王》《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公孙丑》。其思想主张“性善论”,“天命”思想,“尽心、知性、知天”;提出仁政保民和实行王道政治的主张,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 (一)《孟子》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书中的孟轲,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大儒,他忠于孔学,坚持理想,百折不挠,声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自信,胸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正气凛然,傲骨铮铮,坚持操守,刚正不阿。对苦难深重。死于战乱的人民表现出无限怜悯与同情;对那班昏君,竭力冷嘲热讽;对先师、先圣,热情赞颂;对于各种异端他无情抨击。 (二)《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如“齐桓晋文之事”。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让对方摆出论点,树起批驳的靶子,然后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例《许行》) (三)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