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的发展历史 1748年Abble Nelkt 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 1827年Dutrochet引入名词渗透(Osmosis); 1861年Schmidt提出超滤概念; 1864年Traube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1918年Zsigmondy提出了商品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微生物、微粒等方面的分离和富集; 1950年W.Juda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实用价值的离子交换膜; 1960年Loeb 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不对称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导致了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制阶段; 1967年以后在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出现了多家膜及其组件的生产厂家,逐渐开始了膜分离技术的规模应用。 一、膜分离过程的概念和特征 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是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它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和电渗析等。 第三节 分离机制 (一)分离基本原理 反渗透(RO)和纳滤(NF)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以较致密膜为分离介质,当溶液流过膜表面时,溶液中的溶剂透过膜被分离出来,低分子质量溶质小分子物质被膜截留的过程。 1.反渗透传质模型 (1)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索里拉金等人提出了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以氯化钠水溶液为例,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膜的表面选择性地吸收水分子而排斥氯化钠,水优先吸附在膜的表面上。在压力作用下,优先吸附的水分子通过膜,从而形成了脱盐的过程。这种理论同时给出了混合物分离和渗透性的一种临界孔径的概念。当膜表面毛细孔直径为纯水层厚的2倍时,对一个毛细孔而言,将能够得到最大流量的纯水,此时对应的毛细孔径称为临界孔径。理论上讲,制膜时应使孔径为2倍纯水厚度的毛细孔尽可能多地存在,以便膜的纯水通量最大。当膜毛细孔的孔径大于临界孔径时,溶液将从毛细孔的中心部位通过而导致溶质的泄露。 (2)溶解扩散理论 溶解扩散理论是朗斯代尔(Lonsdale)和赖利(Riley)等人提出的应用比较广泛的理论。该理论将反渗透膜的活性表面皮层看成是无缺陷的致密无孔膜,溶剂与溶质都能溶解于均质的非多孔膜表面皮层内,溶解量的大小服从亨利定律,在浓度或压力造成的化学位差推动下,从膜的一侧向另一侧扩散,再在膜的另一侧解吸。溶质和溶剂在膜中的溶解扩散过程服从菲克(Fick)定律。该机理认为溶质和溶剂都能溶于均质或非多孔型膜表面,以化学位差为推动力,通过分子扩散而实现渗透过程。因此,物质的渗透能力不仅取决于扩散系数,而且取决于其在膜中的溶解度。溶质和溶剂溶解度的差异及在膜相中扩散性的差异强烈地影响其透过膜的能力的差异。溶质的扩散系数与水分子的扩散系数相差越大,在压力作用下,水与溶质在膜中的移动速度相差就越大,因而两者透过膜的分子数相差越多,渗透分离效果越明显。 2. 纳滤膜的传质模型 与UF膜相比,NF膜有一定的荷电容量,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存在Donnan效应;与RO膜相比,NF又不是完全无孔的,因此其分离机理在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差别。 其对大分子的分离机理与UF相似,但对无机盐的分离行为不仅由化学势梯度控制(溶解扩散机理),也受电势梯度的影响,即NF膜的分离行为与其荷电特性、溶质荷电状态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均有关系。 在文献报道中,关于NF膜的分离机理模型有空间位阻~孔道模型、溶解扩散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静电排斥和立体位阻模型、Donnan平衡模型等。 3.影响反渗透和纳滤分离过程的因素 (1)操作压差 反渗透最佳压差2~10MPa,纳滤:0.5~2MPa (2)料液性能 料液分子量、离子浓度、半径、电价、溶液pH, 温度 (3)膜材料与结构 膜材料与结构是决定膜渗透通量的基本因素 膜污染是指料液中的某些组分在膜表面或膜孔中沉积导致膜透过速率下降的现象。组分在膜表面沉积形成的污染层将产生额外的阻力,该阻力可能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而成为过滤的主要阻力;组分在膜孔中的沉积,将造成膜孔减小甚至堵塞,实际上减小了膜的有效面积。膜污染主要发生在超滤与微滤过程中。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均使膜透过速率下降,是操作过程的不利因素,应设法降低。减轻浓差极化与膜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1)对原料液进行预处理,除去料液中的大颗粒; (2)增加料液的流速或在组件中加内插件以增加湍动程度,减薄边界层厚度; (3)定期对膜进行反冲和清洗。 第五节影响因素及应用 膜技术优点 ①一般不发生相变,能耗低; ②可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 ③分离过程一般不添加其他化学物质; ④膜性能可调节,选择合适的膜性能和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SEMR4.X-产品介绍 医院电子护理记录.ppt
-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临床麻醉学.ppt
- CHEST normal and abnormal 胸腔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ppt
- DTC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ppt
- DR-TB(耐药结核)发现、诊断、治疗.ppt
- EMC构建医疗行业的智能信息基础结构 解决方案.ppt
- ENERGY SOUR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Lecture能源环境科学.ppt
-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ppt
-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face环境科学前言.ppt
- GINA 在儿科的应用.pptx
- 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2).ppt
- 第四章-西方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课件.ppt
-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pdf
-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pdf
- 河南省信阳市2021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_图文 .pdf
- 河南省信阳市明港一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解析).pdf
- 浙江省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章 基本图形(二)第27讲 图形与变换 第1课 .pdf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无答 .pdf
-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pdf
- 消费者协会年终工作总结(汇总11篇) 其他工作总结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