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全诗描写了几种景物?它们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2.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这首诗所写的海棠有什么样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是作者漫游西涧后写下的一首绝句,有人说该诗句句写雨,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
2.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有争议。有人说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团聚,话巴山夜雨时的什么?
2.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样的心绪?这种心绪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中秋月 苏轼(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⒈前两句写景采用了什么手法?
⒉请分析前两句中“溢”和“转”这两个动词在诗句中的作用。
?
⒊全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写作“在”字,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作者构思奇特。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
?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首句中“长”和“暗”分别突出除了西北边陲怎样的特点?
2.结合诗作,分析该诗采用的抒情手段。
3.全诗抒写了怎样的感情?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青帝,司春之神。
1.诗中塑造了菊花傲霜盛开,芳香幽幽的形象,其实,诗人要借菊花来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结合诗人的身份来看,该诗所言之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注:刘因,元初著名作家,不与元蒙统治者合作,元世祖称其为“不召之臣”。
1.西湖处士指的是有“梅妻鹤子”之称的_________,其描写梅花最著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心元不为梅花”,诗人怀念什么,担心什么?。
十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 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 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的感情基调。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