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五”污染减排与政策需求
“十二五”污染减排
与政策需求
环境保护部总量司 李雪
(2011年7月29 日)
(一)“十二五”污染减排有着难得历史机遇
十七届五中全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把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为污染减排提供坚强的政治保
障和良好的宏观环境;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素,随着2020年
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目标临近,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
量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污染减排带来不竭的动力。
(二)“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减排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
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污染
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8%,氨氮和氮氧化
物减排10%。同时,各地可增设地方特征性污染物控
制因子并实施考核。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还将把农业源
和机动车排放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
式的突破口和重要着力点,以改善环境质量
为立足点,持续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工作,严格控制增量,强化结构减排
,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加大投入
、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
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
1、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调
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着力
点。
2、总量与质量统筹协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
点,充分考虑总量控制因子与改善环境质量的关系。
3、区域与行业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实施
差别化的政策措施。
4、产污与排污全程控制:强化污染减排的传导倒
逼机制,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延伸。
(三)“十二五”污染减排重点任务
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2、突出结构减排,着力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3、注重协同控制,强化COD和氨氮工程减排;
4、优化养殖模式,开展农业源减排工程建设;
5、突出重点领域,推进SO2和NOx工程减排;
6、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
7、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减排能力体系建设。
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1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以总量定项目,以总量定产能。对产能过
剩行业新建、扩建项目,按照新增产能实
行产能规模等量或减量置换。对部分重点
行业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2 )优化区域流域工业布局
优化城市工业布局,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建成区、近郊区禁止新建、扩建造纸、
化工、皮革、医药等重污染企业,现有重污染
企业要逐步退出;鼓励重污染行业向工业园区
集中,集中生产、集中配置资源、集中治污。
对城区内已建重污染企业结合产业结构调
整实施搬迁改造。
2、突出结构减排,着力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1 )突出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着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电力、钢铁
力 和造纸、印染等重点排水行业落后产能。
降突
低 (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制(修)订
出
污结 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加大强制
染构 审核力度,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物
减
排排
,
放 (3)因地制宜推行现有企业群集约化和
强 清洁燃料化: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
度 化的产业联合发展模式的要求,逐步淘汰
热网覆盖范围内的企业自备锅炉。
3、注重协同控制,强化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