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问和智慧 纸上谈兵.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问和智慧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一、整体感知,熟悉课文 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2、找出或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二、深入探究,小组讨论: 作者用哪些事例或道理来论证以下文中的观点? 概括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 ①有学问的人未必有智慧 ②有智慧的人不见得有学问 ③学问离不开智慧 ④智慧离不开学问 三、联系课外,旁征博引 下列事例符合文中的哪些观点? 1、落魄潦倒的孔乙己。 2、一些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自杀。 3、曹冲称大象。 4、司马光砸缸救人。 5、 一个老板让两个大学生上街买豆子,结果甲是老板吩咐一件跑一遍,为简单的几个问题连跑了几趟市场;而乙回来的时候是带回了有关豆子的所有行情。 6、三国时,吴国猛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学问,每次讨论国家大事时,像一根木头似的,不知该说什么。后来在吴王孙权的劝导下,渐渐接触了书籍,最终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能不能从平时的积累中再举一些名言来证明以上观点? 示例: 智慧胜于知识。——【法】帕斯卡 四、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本文语言形象说理,充满智慧;以常见的事物比喻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请大家摘录有关语句作赏析。 例:将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将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用精彩的比喻阐释了学问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是发现、创造的能力,化抽象事理为形象解说,通俗易懂地揭示了两者的区别。 (1)把学问比喻为“建筑材料”,把智慧比喻为“建筑师的匠心”,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 (2)将“有智慧的书”比喻成“珠玉”“斧凿”,形象地揭示了这种书有思想光辉,充满智慧与灵性,对读者有启发。 (3)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浮光”、“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对比鲜明,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五、拓展延伸 ,畅谈观点 读了课文,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去读书、学习呢? 总结全文,砥砺人生 同学们,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我们要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老师送给大家12个字:飞扬智慧之魂,畅游学问之海! 背诵积累,开展竞赛: 这篇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有许多句子可以作为警句记诵。第五段可谓字字珠玑,相信你会有兴趣背诵下来的。 * *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语文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