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社会研究发展史.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社会研究发展史

第一节 方法论的演进 一、实证精神的引入 1、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 假设:作用于自然界的法则也同样作用于人类社会 孔德的“实证”范畴的含义:(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一、实证精神的引入 2、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实践 ●社会事实 “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一、实证精神的引入 2、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实践 ●社会事实三个特征: 第一,客观性。 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必须是外在的,即客观的,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中,诸如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等社会现象 。 第二,强制性。 社会事实都是对个人产生着约束力量的。第 第三,普遍性。 迪尔凯姆所指的普遍性并不是来自大量个体的事实的总和,而是来自一种集体的属性。 二、实证精神的引入 2、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实践 《自杀论》研究分析 心理论认为: 自杀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自杀和精神错乱一样,城市比农村多。 破1: (1)所有的统计资料都证实,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如果说自杀率与神经衰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么妇女自杀率的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杀率,至少应该一样高。但是,根据自杀的统计资料来分析,在每个国家的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 (2)犹太教徒中的精神错乱病人要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说自杀率与神经错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么犹太教徒的自杀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杀率。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犹太教徒中的自杀倾向却是很微弱的。如果按照宗教分类,自杀现象在犹太教徒中最少发生; (3)在所有的国家里,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从童年到老年),自杀的倾向是逐步增强的。而在壮年时期更经常地突发精神错乱(引用他人的研究)。如果自杀率与神经错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这种统计结果同样也是无法解释的; (4)疯子最少的国家却是自杀最多的国家; (5)下层社会中精神错乱很少,自杀却时有发生。 三、反实证主义 1、狄尔泰:自然需要解释,人需要理解 人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人的行为是无规律的,且无法预测的。社会历史事件也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 对人和社会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三、反实证主义 2、现象学派(20世纪发展起来): 迪尔凯姆所谓的“客观的社会事实”是不存在的,社会活动中隐含着个人的主观意义和动机。 “还世界以本来面目”。 三、反实证主义:评价 反实证主义确实有许多真知灼见,但它又完全否认了社会规律和社会事实的存在,完全反对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在批判实证主义缺陷的同时,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动摇了孔德的实证体系,但却未能改变社会学的实证传统。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分析方法,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这一实证原则。 三、反实证主义 3、韦伯的“社会行动” 社会现象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社会学研究必须首先“观察行动者的‘主观思想状态’”,并依靠研究者的直觉或“理解”对行为的意义作出判断。 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四、 “证伪理论”与“范式”概念 波普尔:科学知识的起源是从各种“问题” 开始的,而不是经验实证主义所说起源于经验观察和归纳 “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 波普尔提出了自己的“证伪理论”。其精髓就是其著名的“假设检验法”或称“试错法”。 公式表示: P1(问题) TT(试验性理论) EE(排除错误) P2(新问题) …… 第二节 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与各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方法 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和古中国。 作为学科的统计学始于17世纪中叶,当时称为“政治算术”——[英]威廉.佩第提出。 凯特勒——概率论;“平均人”;概念的操作化。 费舍尔——抽样理论 二、心理学方法 控制两变量的因果关系 试验心理学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