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微博的信源利用和新传播模式设想.pdf

略论微博的信源利用和新传播模式设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微博的信源利用和新传播模式设想 摘要:微博作为新生的媒介形式,其信源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模式都有别于 传统媒介。本文在对其信源特征和虚假信源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网 络语境下微博的信源特质和信源利用多个角度的分析,提出了以记者为主体的 微博信源发布机制和微博信源新传播模式的设想。 《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大部分娱乐类应用使 用率有所下滑,商务类应用呈平缓上升的同时,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 增幅,从2010 年底的6311 万爆发增长到1.95 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 应用模式[1]。在微博的迅猛发展的势头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微博信源 被滥用误用甚至恶意传播制造流言,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这一新生媒介潜 在隐患的关注,使在不侵犯个人表达权利的同时,规范微博的使用,特别是信 源的发布与传播,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微博的信源特征分析 微博的“微革命”不仅逼近了每一个传媒人,作为传统传播惯例的挑战者, 微博的信源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从篇幅上看,内容精炼,字数在几个字到一百来字不等区间。限制于技 术条件,大多数网站对博文有明确的字数限制。如新浪微博最多只可输入140 字,含表情、图片、视频。网易微博字数限制在 163 字。多数情况下,几句话、 一张图片,就能起到表达心情、发布信息的作用。 2.从格式上看,没有统一的要求,发挥余地大,发展空间广。微博的文体 多数介于口语化的格式,因此显得简约、率性而又随意。无论是对生活点滴的 记录,心情的表达,还是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态度,都类似于日常性的语 言交流,文体多数显得零碎而松散,文字直白而明确,尽管便于理解和认知, 但在特定环境下却容易发生误读。 3.从渠道上看,碎片化、零散化,信息平均可靠度不高。大多数微博话题 带有情感倾诉倾向。内容主要涉及琐碎零散的小事,真正有质量的公共议题少 之又少。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而且这些有价 值的信息容易淹没在“无聊”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为了使自己的微博受关注, 别出心裁制造热点、炮制耸人听闻的话题,或者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将信息 的真实性与想象性相掺杂,更加导致真伪莫辨,可靠度低。 4.从属性上看,实用性大于理论性,服务性大于功能性。微博的使用使得 信息传递及时、充分,但必须注意到,除了特殊时刻,如2010 年4 月4 日发生 的玉树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利用搜狐微博发布地震救援信息外,大多数情况 下,微博仅仅作为沟通、联系、展示工具,甚至可以说是电话、手机、QQ 等外 的另一通讯媒介。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连线》杂志做过一项调 查,有40%的用户注册了微博后就再不使用它或者两个月才使用一次,人们的 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太多了[2]。 5.从把关上看,零门槛,无把关,用户自主收发。所有微博内容的生产和 更新均取决于微博注册用户心情、态度和情绪。微博往往会因为用户的环境变 动、身份变化或者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头脑发热,产生内容失控,散播不真实的 信息。网络传播去中心化模式拒绝权威,微博信息发布者同时也是把关人,因 此对信息真伪无法核实,再加上其强大的转载功能和及时的传播速度、难以预 测的扩散力,容易制造流言、形成谣言满天飞的情形。 二、微博虚假信源的成因 微博信源乱之殇,原因在于把关功能的丧失,微博的把关人即注册用户。 微博内容从注册用户到接受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实现“无对缝连接”,即 不需经过筛选、鉴别,就可将未经核实的信源直接传递给接受者。 传统理论认为,“把关人”应具有两重意义,即编辑部意义的“把关人” 和受众自己的“把关人”。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权回归受众以后, 受众自己也成了把关人。受众的把关亦是对多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所不同的 是,作为受众意义上的“把关人”来说,他更愿意对初原信息进行取舍,从而 根据自己的喜好追求新闻信息的质量[3]。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无法限制参与人 信息发布的权力,没有任何一个群体可以凌驾于参与人之上,因此就容易导致 传播人和参与人同质化发展,对信源的使用渐于趋同,即一条信息,无论其真 实性是否可靠,都会因为其内容而受到广泛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耸 人的内容、越离奇的情节、越具有煽动性的语言,传播的速度会越快、接受的 人会越多、正负影响会越大。 把关人功能的丧失,使得微博极易成为虚假新闻的发源地。利用微博的传 播功能,散布虚假事实甚至造谣中伤,使得微博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