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例3????[2017课标Ⅰ,40(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 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 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 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 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 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 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 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答案 (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解析 (1)本问考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要结合材料中《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的做法组织答案。“比赛诗词涵盖《诗经》……”说明《中国诗词大会》选材广泛,所选诗词代表性强;“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说明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应用新媒体互动……”说明运用现代传 播技术手段;“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说明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本问考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建议,答案具有开放性,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提建议。 ?方法技巧????面对结合材料说明××活动成功的原因设问时,把材料中的 措施上升为政治学科术语逐一说明即可。 *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纲展示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考点一 传统文化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表现 (1)内涵: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① 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② 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判断: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提示:?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考点一 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① 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② 精神纽带????。 判断: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提示:?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① 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如果传统文化② 一成不变????,它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判断: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提示:?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要求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① 古为今用????。 (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② 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思考: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 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第四周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英语试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姜堰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苏教版.doc
- 武汉市新洲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数学(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考小题标准练:(九)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微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 2018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专题8遗传生态真题集训.doc
- 江苏省无锡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铜川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 【三年高考】高考政治主观题解析:2017年11月浙江省选考科目-名师课件(含答案).ppt
- 衡水金卷2018年高考模拟数学(文)试题(五)含答案.doc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含答案).doc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4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_经济生活中图像类选择题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课件.ppt
-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3月第四周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doc
- 江苏省扬州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苏科版.doc
- 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XX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重庆市江北区2018年中考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