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课堂学习材料(一)
“有效课堂”学习材料(一)
目 录
序 3
有效课堂:教师的永恒追求 3
一、有效课堂的涵义 5
1.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 5
2.有效课堂应具有的品质 10
3.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 13
4.构建有效课堂的思考 16
二、有效课堂的特征 19
1.“有效课堂”的基本特性 19
2.“有效课堂”的六个基本特征 20
3.“有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要素 22
三、有效课堂的模式 23
1.国内较有影响的几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23
(1)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23
(2)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25
(3)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28
(4)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30
(5)东庐中学“教学合一”“讲学稿”教学模式简介 34
(6)东庐中学“教学合一”“讲学稿”教学模式解读 38
(7)宜兴实验中学“两类结构”教学法简介及解读 41
(8)初中“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实施 45
(9)构建小学“3+6”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7
2.中小学各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51
(1)沉浸式语文教学课堂模式 51
(2)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55
(3)中学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模式) 59
(4)“问题—实验—交流—应用”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62
(5)“问题—实验—交流—应用”初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65
(6)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简介 69
(7)初中化学讲学稿有效教学模式介绍 70
(8)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交往教学模式 72
(9)“二会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75
(10)中学历史“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究 81
(11)学案—建构—探究 86
(12)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88
(13)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92
(14)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模式(摘录) 95
(15)初中美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98
(16)中学劳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99
(17)小学语文自主读写评问题策略教学模式 103
(18)小学语文学案式阅读教学模式 104
(19)小学数学“五字”课堂教学模式及实验报告 105
(20)小学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模式的探讨 108
(21)浅谈小学英语会话课“语篇整体性教学”模式 111
(22)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112
(23)小学体育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114
(24)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16
(25)小学劳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20
(26)小学低年级“玩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125
(27)肖菊红的探究式启蒙教学模式 127
四、有效课堂的管理策略 128
1.有效课堂的管理策略 128
2.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129
3.有效课堂管理之我见 133
五、有效课堂与教师素质 136
1.教师素质是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136
2.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素质 137
序
有效课堂:教师的永恒追求
(代序)
沈正元
有效,即为有效益,有效率。它一直是人们生产、工作所追求的。有效课堂,应是教师的永恒追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是根本
要实现有效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只有在正
确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才是正确的、有效的。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用新课改思想武装头脑。要切实认识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最终价值关怀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效课堂”这里的“有效”是指向于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有效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必须是学生获得效益,是学生有效率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个性的、发展中的“全人”,真正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预设是前提
“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成功”,有效预设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
有效预设的首要任务是能正确解读教材。正确解读教材,第一需要教师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如语文课文的文学理解,数学例题的知识理解等。第二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理解,即根据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已知”(即学生已有的基础),挖掘其教育价值。如对于一篇课文,需要挖掘其情感教育因素、语言训练因素;对于一道例题,需要发现其规律特点、思维训练要素等。
有效预设的核心是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导航系统。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重视不够。比如有的教师在拿过一篇文章后不会在教学目标上推敲斟酌,而是急于教学流程的设计,热衷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设计。教师对教学目标预设的忽视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目标迷失,造成教学无效或低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向,教师要强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