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水稻害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水稻害虫

第一节 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 属鳞翅目,螟蛾科 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 以幼虫钻蛀为害,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 (一)形态特征 雌虫前翅黄白色,翅中央有1黑点 雄虫前翅灰黄色,翅顶角有1列黑点组成的斜纹,外缘有7~9个小黑点 (一)形态特征 幼虫头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背中线暗绿色 (一)形态特征 (二)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1)1年2~7代,长江中下游为3~4代区 (2)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3)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趋光性强, 有趋绿产卵习性 (4)幼虫取食茎内白色柔嫩组织,大量取食 前先在叶和茎节部位作环状切,有转株为 害习性,老熟后在稻茎基部作薄茧化蛹 (二)发生规律 2、发生与环境关系 (1)气候 春季低温多雨发生轻,温暖干旱发生重 (2)栽培制度 由单纯改向复杂,每代都有适宜生存繁殖 寄主,发生量多,为害重 (二)发生规律 2、发生与环境关系 (3)食料 孕穗期、分蘖期与孵化高峰相吻合,发生重 返青早,生长嫩绿的稻田,卵量多,为害重 粳稻籼稻,杂交稻常规稻 (4)天敌 稻螟赤眼蜂、螟卵啮小蜂,姬蜂、茧蜂 白僵菌、瓢虫、步甲、蜻蜓、蜘蛛、青蛙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在越冬幼虫化蛹期,及时春耕灌水,杀死虫、蛹 同一稻区内避免早、中、晚稻并存 适当调整播、栽期,避过易受害生育期 人工拔除枯心苗和白穗,拾毁外露稻根 2、黑光灯诱杀 3、生物防治 Bt可湿性粉剂或乳剂1.5~2.25kg/hm2 (三)防治方法 4、药剂防治 (1)防枯心的两查两定 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适期 查卵量,定防治对象田 1500~1800块/hm2 (2)防白穗的两查两定 查水稻破口露穗情况,定防治适期 查水稻孕穗抽穗情况,定防治对象田 (3)常用药剂 48%乐斯本EC 750~1050ml/hm2 第二节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属鳞翅目,螟蛾科 寄主除水稻外,还有茭白、甘蔗、高粱、玉米、稗草 水稻被害形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 (一)形态特征 雌蛾黄褐色,前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雄蛾翅色较深,中央有紫黑色斑点,腹部尖削 2龄以上幼虫体背有暗褐色纵线5条 (二)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1)1年1~5代,长江流域1年3~4代 (2)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及杂草中 越冬 (3)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喜在叶色 浓率、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卵多产于 叶片的下半部 (4)幼虫侵蛀水稻能力比三化螟强,优以分蘖 期、孕穗期的侵入率和存活率高 (二)发生规律 2、发生与环境关系 (1)气候 春季温暖,湿度正常,发生早、数量多; 夏季高温干旱(超过30℃),对幼虫发育不利; 7~8月遇台风暴雨,能淹死大量幼虫和蛹 (二)发生规律 2、发生与环境关系 (2)品种 受害程度籼稻重于粳稻;有芒稻重于无芒稻;杂交稻常规稻 (3)天敌 以卵寄生蜂为主,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虫源 拾毁稻桩,铲除茭白残株、田边杂草 (2)双季前作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 (3)灌水灭蛹   1代化蛹初期,10~15cm深水,保持 3~4d (三)防治方法 2、药剂防治  防治1代以早栽大田和中稻秧田为主,在卵孵化高峰后5~6d施药,适用药剂: 20%杀虫双EC,2250~3000 ml /hm2 50%杀螟双EC,750-1050ml/hm2 第三节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一)形态特征 黄褐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褐色宽边 前翅前缘有3条黑褐色横线,中横线短,不达后缘;后翅有黑褐色横线2条 停息时雄尾部上翘,雌平直 (一)形态特征 (二)发生规律 1年1~11代,湖北1年5~6代 北纬20o以南终年活动,不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需补充营养,有趋光性, 有迁飞习性。喜产卵在嫩绿、宽叶、矮 秆的水稻品种上,分蘖期卵量大于穗期, 卵大部分集中在中、上部叶片上 2龄幼虫开始在叶尖吐丝纵卷稻叶成小叶 苞,3龄后可转苞为害,4龄后食量大、 抗药性强,5龄是暴食阶段 第四节 褐飞虱 Nilaparvat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