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先周农耕文化对陇东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周农耕文化对陇东的影响

浅述先周农耕文化对陇东地区的影响 摘要:陇东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曾经在此活动,周先祖又在此兴建基业,进而创造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后经十几代人在陇东的积累和发展,又随周先祖西出岐山而走向整个黄河流域、进而走向了全国。所以说,陇东地区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就先周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对陇东地区的影响作以浅述。 关键字:陇东地区;先周;农耕文化;渊源;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的遗漏和相关历史证据的匮乏,在学术界,有关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颇少。但近十多年来,甘肃省的一些史学、民俗工作者及专家,尤其是陇东地区对周族历史与农耕文化的研究比较活跃,并且成果显著。主要成果有:李仲立的《试论先周文化的渊源》、《公刘迁豳辨析》、《陇东民俗历史源流析》和《论不窋》;张耀民的《豳国辨》、《陇东农耕文化考略》、《公刘故里在陇东》和《陇东周祖陵考察记》;刘文戈的《周祖文化与古陇东》和《周祖农耕文化的历史蕴涵与影响》;姚自昌的《陇东历史编年》、《陇东历史论稿》和《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张剑《《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农耕文化,余振东的《公刘殿群众文化辨析》;李红雄的《略论陇东地区的历史地位》、《试论陇东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的渊源》;路笛的《神农后稷故里考辨》、《不窋与鞠陶考略》、《公刘考略》、《公刘后裔考略》和《试解周人先祖的历史存疑》;姬广修的《周族在陇东的兴起与影响》等等。限于篇幅和笔者眼界,遗漏难免,甚至有些高质量论文未能列入本文。综上,这些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关于周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李仲立是陇东地区对周祖农耕文化研究最早最深入最有成果的学者之一。他对周先祖后稷弃因封邰而成为周族的起源一说提出质疑。他引用徐仲舒的《西周史论》证明“周族在殷周之际,他本身就是戎狄”。李先生又用大量文化遗物遗迹材料证明,周人在不窋之前,就在山西、陕北和陇东一带同赤狄、白狄杂居。夏代,他们是夏代臣民的一部分,那时还不能说成是周部落。只是在夏代后期,不帘迁徙陇东地区(古为北豳)之后,既发展自己家族,又融合戎狄民族,才逐渐壮大、形成一个别于中原的部族,即先周部落,所以,他们的真正发源地是现在的甘肃省陇东地区。 二是关于对不窋迁居戎狄时间问题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少分歧。《陇东简史》认为“夏后氏太康失国时是在夏朝初年,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其时,不窋因夏后氏乱政而逃离陇东”, [4]这些观点都是延用三国韦昭的观点。但是,李仲立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他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证明不窋奔戎狄是在孔甲年间。 综上所述,这些学者们不仅重新诠释了先周的历史文献,而且充分地肯定了周族的十几代先祖在陇东地区的这段史实。尤其是对周先祖在促进农耕文化的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尚未有学人系统全面地论述先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对陇东地区的影响。故笔者不揣浅陋,以求抛砖引玉。 周先祖在陇东地区的勃兴 周族,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以作务庄稼的古老部落。周族统治中原前,仅仅只是一个诸侯国。依据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可以把先周时期划分为三期(即早、中、晚):先周的早期在邰地(今陕西武功县)和夏都(今山西南部或河南西部);中期在豳地(泛指子午岭以西的甘肃陇东一带和与之接壤的陕西西部地区);晚期在周原和丰邑(今陕西关中地区)。从上可以看出,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这段时期正处于先周历史的中期,从不窋奔戎狄到亶父迁岐下,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正是肇始于陇东地区这片浑厚的热土。现将若干先周时期的史实及周人先祖在陇东的情况作以简述。 先周若干史实 1.弃与不窋 《史记·周本纪》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1]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姬弃有名有姓,而后稷只是他的官名。 清《陇东府志》载:“舜封后稷于邰,子孙实世稷官,服事虞夏,传至不窋”。 [17]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稷”是虞夏时代农官的名称,而并非姬弃一人的专称。第一代后稷叫弃,而此后则是有官无名,失其代数也。不窋即为最后一个后稷的儿子。所以,弃与不窋绝不是父子关系。 2.先周谱系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姬姓周族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依次为: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9] 按照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商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夏商二代合计1024年,推测可知,《史记·周本纪》记载的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实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