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有机化学简述
工
业
有
机
化
学
简
述
工业有机化学简述
本文分别从工业有机化学的酰化、烃类热裂解、芳基转化、氯化、合成气、加氢脱氢、选择性氧化六个重要反应方向简单说明这六个反应方向在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产品、主要的生产工艺及工艺参数几个方面的性质。
一 酰化作用
1.反应机理
(1)氢甲酰化(与CO和H2反应)
在双键两端的C原子上分别加上一个氢和一个甲酰基(-HCHO)
①烯烃的氢甲酰化
②烯烃衍生物的氢甲酰化
(不饱和醇、醛、酯、醚,含卤素、含氮化合物
(2)氢羧基化(与CO和H2O反应)
(3)氢酯化(与CO和ROH反应)
(4)不对称合成。生成单一对映体的醛
甲醇羰化制醋酸
1.化学原理
(1)主副反应
主: CH3OH + CO CH3COOH
副: 酯 二甲醚
CO + H2O CO2 + H2
2.热力学分析
(1)放热反应,热效应较大
(2)平衡常数大,热力学有利,动力学控制
(3)副反应比主反应热力学有利,选择催化剂和工艺条件促进主反应
3.动力学分析
反应主要满足此动力学方程:
4.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
T↑ ,r ↑ ,正/异↓ ,重组分及醇↑
T不宜过高,钴: 140-180℃ ,铑:100-110 ℃
(2)压力
PCO ↑ ,r ↓
总压不变:
钴: PCO ↑ ,正/异↑
铑: PCO ↑ ,正/异↓
PH2 ↑ ,r ↑ ,正/异↑
(3)溶剂
a.溶解催化剂
b.反应在气相中进行
c.移走反应热
(4)烯烃结构的影响
①对反应速度影响
a.双键位置与反应速度密切相关,直链α –烯烃反应最快
b.支链降低反应速度
②对产物影响
a.环戊烯、环己烯反应无异构醛生成
b.双键位置对正/异比无影响
c.带支链:醛基加到α -碳原子
5.主要产品
烯烃氢甲酰化的主要产物有丁醇、2-乙基己醇、异辛醇、异葵醇、异壬醛、十三醇、C7~C8醇、C12~C13醇等。甲醇可以制得乙酸、醋酐、甲酸、草酸酯、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等。
6.主要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
(1)甲醇羰基化低压法制乙酸工艺流程
①反应 ②精制 ③轻组分回收 ④催化剂制备与再生
(2)甲醇羰基化高压法制乙酸工艺流程
(3)丙烯氢甲酰化合成丁、辛醇
合成路线:①乙烯为原料,乙醛缩合法。②氢甲酰化法
a.
液相法 催化剂:羰基钴-高压 膦羰基铑-低压
c.
(4)丙烯高压氢甲酰化合成正丁醛
①羰基钴
T ↑ ,PCO ↑
催化剂↑ ,PCO ↑
T( ℃) PCO(MPa) 催化剂用量
20 0.05 0.2%
150 4 0.2%
150 8 0.9%
缺点:正异构醛比例低,催化剂热稳定性缺点:正异构醛比例低,催化剂热稳定性差
(5)丙烯低压氢甲酰化合成正丁醛
a. 温度
T↑ ,r丁醛↑ ,r副↑ ,催化剂失活速度↑
T↓ ,催化剂活性低,用量大
100-110℃
b.压力 1.8MPa
c.原料配比
H2 ↑ ,丙烯↑ ,丙烷↑ ,原料损失↑
∴ 控制H2和丙烯的量
d.催化剂
HRh(Co)x(PPh3)y x+y=4
PPh3↑ ,正/异丁醛↑ ,r ↓
二 烃类热裂解
1.反应机理
正构烷烃裂解规律
(1)相同烷烃断链比脱氢容易
(2)碳链越长越易裂解
(3)断链是不可逆过程,脱氢是可逆过程
(4)在分子两端断链的优势大
(5)乙烷不发生断链反应,只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乙烯,甲烷在一般裂解温度下不发生变化
异构烷烃裂解规律
(1)比正构烷烃容易裂解或脱氢
(2)脱氢能力与分子结构有关,难易顺序为叔氢>仲氢>伯氢
(3)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裂解所得乙烯和丙烯收率的差异减小
自由基反应机理
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断裂C---C键产生一对自由基(活化能高)
链增长反应是自由基的转变过程:自由基夺氢 自由基分解(活化能不大)
被夺走氢的容易顺序:叔氢仲氢伯氢
自由基分解反应是生成烯烃的反应
链终止是自由基消亡生成分子的过程:两个自由基形成稳定分子的过程(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 第九课 你家有几口人?教案资料.ppt VIP
- DZ∕T 0291-2015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 太阳能路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教育行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doc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2024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VIP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通科题库 .pdf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