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中叶的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这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不同,它的发展表现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 。 中国园林缓慢、持续演变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题,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 二、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三、思想上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的主导地位。 园林的全盛期 经济:地主小农经济得到恢复 政治:国家出现大一统局面 意识 儒、道、释共尊,以儒家为主,儒学重新获得正统地位 知识分子改变消极无为态度 文化:兼容并蓄,对外来文化襟怀宽容 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盛极一时 山水画:趋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为“画论” 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尤为明显) 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皇家园林 总说 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 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 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是多功能园林),中央为太液池 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宏大的离宫御苑 宫廷区 平面略成梯形,中央为宫城,东部和西部为行政、宫廷辅助用房以及贵族、官员府邸所在地。北半部分为中、东、西三路。 苑林区 以建筑物结合于山麓、山腰、山顶的不同地貌而规划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景区和景点 朝元阁是苑林区的主体建筑物 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 诗人杜牧有《过华清宫绝句》 私家园林 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中原、巴蜀有关私家造园活动的记载很多 长安、洛阳民间之风更胜 二、发达的交通 隋场帝登基后,开凿了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并开辟了通 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系统。这些工程客观上却对后来的私家园林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文士隐逸之风的盛行 玄学+科举取士制度——动荡的仕途——投身园野——隐逸思想——士流园林(产生) 一、城市私园 1、长安 长安城内大部分居住坊里均有宅院和游憩园,叫“山池院”——唐代人对城市私园的普遍称谓。多为皇亲和大官僚所建。 2、洛阳私园 洛阳城内私家园林多以水景取胜。城内私园,纤丽和清雅两种格调并存。前者如宰相牛僧儒的归仁里宅园,后者多见于时人诗文的吟咏。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园。履道坊宅园。位于履道坊之西北隅,洛水流经此处,被认为是城内“风土水木”最胜之地。 二 郊野别墅园 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在唐代通称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者叫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 据文献记载,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致分三种:1、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3、依附于庄园而建置。 文人园林兴起★ 产生的背景 唐代文人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水平 文人出身的官僚,不仅参与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还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并把对人身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慨注入造园艺术中 代表人物: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元稹、李德裕、牛僧儒等 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概念 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 广义上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