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ppt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1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1) 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 (2)重视兴修水利,荒地得到更多的开垦,粮食产量提高。 (3)适应城市生活需要的 的种植发展起来。 (4)畜牧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 经济作物 2.手工业的成就: (1) 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的发展对 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的活跃: (1) 大市场的繁荣。 (2)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3)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丝织业 唐宋时期 洛阳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内容: 措 施 表 现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孝文帝在洛阳建立 ,亲自祭拜;下诏兴办 ,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 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 ;修订律令,废除一些落后的残酷刑律,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 孔子庙 太学 祭祀 九品 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化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生活习惯的汉化: ①鲜卑族 的变化。 ②鲜卑族的阶级成分的变化。 ③ 也发生变化。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①鲜卑族畜牧生产经验的融入。 ②服饰与风度的融入。2.影响: (1)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2)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 国家统一 奠定了基础。 经济生活 风俗习惯 一、判断正误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 提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则是改革的背景。 × 2.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猛增,这主要得益于城市生活有了重大发展。( ) 提示:宗主督护制废除,隐瞒人口现象减少,新制度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 提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政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放松了,丝织业进一步发展,实物交易逐渐被货币交易所取代。 × × 4.北魏时期手工业获得了发展,制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 ) 提示:北魏时期,北方的制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瓷器虽是青瓷,但比南方粗糙,尚未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 5.孝文帝改革后制定了与汉制相同的官制。( ) 提示:孝文帝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但改变了官职名称,因此北魏对汉族官制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民族的融合。( ) 提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中“汉化”措施的影响。 × × √ 二、问题思考 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2)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措施,如农业中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手工业中的扶植政策等。(3)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2.北魏孝文帝是如何效仿汉族统治制度的? 提示:(1)官制定为九品,改变官职名称。 (2)修订律令,废除落后的残酷刑律。 3.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4.什么是礼乐制度? 提示: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礼乐制度盛行于商周时期,后来长期沿用,其实质是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主题一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探究讨论】 材料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请分析: 从材料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历史信息: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 (2)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 【要点归纳】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 1.表现: (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