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高三理科综合(一)模拟金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省级联考】高三理科综合(一)模拟金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省级联考】高三理科综合(一)模拟金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全国普通高校2018年招生统考高三理科综合(一)模拟金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ATP、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B.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 C.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突触后膜电位会逆转 D. 抗体对侵入人体细胞的抗原可“追踪”消灭 【答案】A 【解析】吸能反应一般通过ATP的水解供能,放能反应则可以用于ATP的合成,A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激素在受体接受其信号之后,会立即失活,不能持续起作用,B错误;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突触后膜电位会逆转,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抑制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突触后膜电位差进一步加大,不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逆转,C错误;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和细胞外的抗原结合,侵入人体细胞内的抗原只能通过效应T细胞将宿主细胞裂解,使其暴露,抗体才能与之结合,D错误,所以选A。 2.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组织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小 B. 少数细胞可以只进行细胞分裂,不进行细胞分化 C. 血红蛋白基因和无氧呼吸酶基因在红细胞中表达,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 D.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视野中细胞过多,可换用大光圈 【答案】B 【解析】人体的组织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细胞膜通常处于凝胶或固体状态,磷脂和蛋白质不能自由运动,在机械刺激或压迫等条件下,膜就出现裂隙,其功能受到损害,故膜在出现裂隙之前,通透性下降,出现裂隙之后通透性上升,丧失选择透过性,A错误;分生组织的细胞、干细胞可以只进行细胞分裂,不进行细胞分化,B正确;血红蛋白基因在红细胞中表达,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才是体现了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视野变暗,可换用大光圈,D错误,所以选B。 【点睛】血红蛋白基因在红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才说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调查发现枯草杆菌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其中野生型对链霉素没有抗性,突变型对链霉素有抗性。后续研究发现野生型枯草杆菌S12蛋白的56位氨基酸和突变型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链霉素能使野生型枯草杆菌发生定向变异 B. 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C. 两种类型的S12蛋白基因只有一个碱基对不同 D. 链霉素可增加突变型枯草杆菌在种群中的比例 【答案】D 【解析】链霉素能使野生型枯草杆菌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定向变异,A错误; 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如果运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运载体上导入枯草杆菌中去表达,也叫基因重组,B错误;野生型枯草杆菌S12蛋白的第56位氨基酸和突变型不同,两种类型的S12蛋白基因可能一个碱基对不同,也可能是2个或3个碱基对不同,C错误;链霉素能杀死野生型枯草杆菌,突变型枯草杆菌不被杀死,可增加突变型枯草杆菌在种群中的比例,D正确,所以选D。 4. 某高等动物的尾巴有红色、黄色和灰色三种,现用多个纯合的红尾雌性个体与纯合黄尾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全部表现为灰尾。若F1雌雄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 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 B. F2中灰尾个体一共有4种基因型 C. 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 D. 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比黄尾个体的多 【答案】D 【解析】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 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接近3:3:8:3:3:8,即灰尾:红尾:黄尾=8:3:3,和双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比例9:3:3:1相比较,得出只有当AABB和aabb致死时,就是8:3:3,且三种颜色在雌雄个体中出现比例各自一致,由此推出该动物尾巴颜色由两对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灰尾为双显杂合子AaBb,红尾和黄尾分别为A bb和aaB ,故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A错误;F2中灰尾个体一共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B错误;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位常染色体上,C错误;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黄尾个体有2种,D正确,所以选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从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断出是双杂合子自交后代9:3:3:1的变式,由于存在AABB和aabb致死现象,导致子二代的比例为8:3:3 。 5. 科学研究发现,在HIV感染初期,人类免疫系统能够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能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从而阻止该病原微生物粘附靶细胞受体,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