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2预防犯罪 (共18张PPT).ppt

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2预防犯罪 (共1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2预防犯罪 (共18张PPT)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 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1、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刑罚的种类。 2、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 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4、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逐步提高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自主感知(7分钟)P52-57 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刑法?什么是刑罚?(分类) 3、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4、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要求: 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3.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自学检测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区分最主要依据:社会危害程度 思考:如何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有何启示? 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 基本特征 (记忆和背诵)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什么是犯罪?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刑法——刑罚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主刑 犯罪 法律后果 刑罚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只能单独使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独立适用。 刑罚的种类 附加刑 一、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辩一辩: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任何违法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论年龄大小! 结合P55的相关链接 二、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的处分。他非担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社会上偷窃财产、参与赌博,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跟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探究与分享P55 思考: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有何启示? 违 纪 不良行为 不加以改正 不加以改正 不加以改正 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 启示:从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般违法 犯罪 二、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做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清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三、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四、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重点识记 当堂练兵 《高分突破》P34-36选择题部分 完成之后,认真校对,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