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知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边缘化问题分析
感知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边缘化问题分析
作者:邓晰隆 叶子荣 更新时间:2008-3-4 8:53:00 来源:作者惠寄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49次
摘 要: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是目前农民工生存状态边缘化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农民工进城市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
关键词:农民工;边缘化;感知差异
?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
Analysis of migrant workers marginalized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
DENG Xi-long? YE Zi-rong
?
(College of Humaniti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nzhou 730050 ;
School of Public Manan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1 )
?
???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perceive differences.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migrant workers marginalization is migrant workers’ optimal city size is more than residents’, which caused by the perceive differences of marginal cost and marginal returns from migrant workers.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the perce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oth, is the fundamental road to abate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marginalization.
???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marginalization, perceive differences
?
一、问题的提出
?
??? 面对城市的“经济吸纳”和“制度拒入”(余红,2004),为城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却成为都市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不断边缘化[1]。国家陆续出台的从就业、生活、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但是并没有明显地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边缘化程度有加重的趋向(王春光,2006)[2]。
?
??? 探寻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原因,学术界的研究认为主要有市场、个人及制度三个方面的原因(刘传江,2004):市场性的边缘化是指部分农民工由于知识、劳动技能、年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成为下岗或失业的边缘人群;个体性边缘化是指由于疾病、好逸恶劳等个人原因而导致的社会经济地位边缘化;制度性边缘化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户籍、城市准入等制度设置将农民工变成城市主流社会的等外人,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医疗、社会参与、子女教育等基本待遇,导致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三方面因素中又以集体排他的制度性因素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批评[3]。
?
??? 陈钊和陆铭(2006)认为,从绝对禁止到逐渐松动,城乡分割的经济政策的演变是城市政府维护城市居民利益的最优决策的结果[4]。考察涉及农民工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央政府的各项政策是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工作和生活的,但城市政府[1]在具体的制定和执行时,排斥和抑制要多于鼓励和支持。对农民工的政策歧视说明城市居民认为农民工的数量过多。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地方政府人口的最佳规模应在新成员加入带来的边际成本和新成员带来的边际收益相等的均衡点上产生(布坎南,1965)[5]。笔者认为:因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感知差异的存在,城市居民认知的城市最佳规模要小于农民工所认知的最佳规模,当城市决策者(现实中表现为城市居民)面对超过自己预期规模的农民工大量涌入,而且城市又无力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来维持城市成员增加后的平均水平不变时,必然导致城市 “政策门槛”的出现,从而限制了农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