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的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毕业生的文

我是2001年清华本科毕业的,今年清华要搞100周年大庆,请校友们回去庆祝。我和过去要好的同学一直都有联系,所以觉得校庆意义不大。但又意识到,学校这几年应该出了不少牛人,去认识一下,拉拉人际关系总是好的。 想到这里觉得有点失落:好歹是母校校庆,自己除了“关系网”之外,居然没有想到什么想回去看看的理由。。。中国几千万上亿的大学毕业生里,有多少人是和我这一样的心态? 大学母校,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为一个个年轻人的成长做了怎样的贡献? 首先想到的是上过的课程(我是学工科的),第一堂课就是微积分,实际上,在上第一堂课之前,新生要参加一次理科水平摸底考试,考题里就有高中没碰过的微积分。各班最高分能拿大几百块奖学金,而后面四年的主修课程,就是在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两块基石上往上搭积木 。。。 十年之后,同班同学里有做基金经理的,开外包公司的,开发软件的,做采购的 ...... 大家聚在一起,最好笑的话题就是回顾当年微积分考试的各种痛苦,结尾总会有人来一句”早知现在上班乘法都用不上,当初还求个p导啊!“ 工 科学生里,10个人里大概2-3个是做本行,教书或者为大公司做研究。对于他们,本科的基础知识很重要。而剩下的7-8个人,当初那片茫茫的积分号和 NxN矩阵,得来的是1)出校门进社会后即可丢弃的门票;2)异常激烈的脑力竞技场所培育的逻辑思辨和勤奋态度;3)校友的人际关系。 换个角度说:如果一个学校承诺你1)出校门进社会后即可丢弃的门票;2)异常激烈的脑力竞技场所培育的逻辑思辨和勤奋态度;3)校友的人际关系。你会为之付出多大的努力?你会觉得这4年有多大价值? 再换个角度,如果你想要如上三点价值,是不是一定要在一所中国名校里呆上4年?如果这些价值用1/10的时间就能实现,那么我们的高校,可以用剩下的时间来多做些什么? 我 在美国做了几年本科生的助教,发现他们的数学基础非常非常差。全美Top-20学校的理科本科生,有大约1/3的人无法顺利完成中国高1高2水平的数学 题。整个大三大四的工科教材和试题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微积分和矩阵。而与之相对的,学生们需要花费每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组成3-4人的小团队,去完成教 授布置的”projects“。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有一个大二”机械设计和自动制造“课程,一个4人的本科生团队,起初是没有任何CAD/CAM基础的,第 一堂课,他们就被告知,期末总成绩,是看他们能不能用CAD软件设计出一套铝制模具,生成CAM代码,用自动机床加工出来,最后用冲塑机+模具作出一个有 趣有用的塑料产品。差的学生最后会作出垃圾桶,优秀的则会作出大众甲壳虫的车模。而观察他们一个学期的成长,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分工的过程,计划的制定和 deadline的恪守,团队领袖的渐渐凸显,危机时期的个人性格展现和磨练,最后团队胜利后每个成员的喜悦。 毫 无疑问的,这样的教育过程,更加贴近职场,贴近校园之外的人生,贴近雇主的需求。能够更好的预备一个年轻人。我最近几年面试了大约一两百个大学生,试用了 有几十个,我总是懊恼问自己:大学到底教了他们什么?同样的工作岗位,一个有4年工作经验的中专生,几乎毫无意外的秒杀本科菜鸟。这说明中国的社会很能锻 炼人,可是高校呢? 令我非常非常惊讶和无语的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甚至没有一个词能够很好的对应 ?-- project。 接 着让我们来看看研究生。99%的美国本科生是不愿意念理工科研究生的,但选择读研的那1%,都的确是对科学工程有抱负有追求,甚至有天赋的学生。理由很简 单,除了有爱,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其他理由来读研究生,毕业薪水高不了太多,数学基础又不如中国印度留学生,在同龄人中也会被视为“怪胎”,而且。。。又不 用考虑城市户口。。。对于这些学生,美国的高校给予他们的,是几乎地狱式的跳跃教材。大三大四不碰高等数学,到研究生第一堂课,稀里咣当的张量,实变函 数,有限元分析就砸了下来。你不是对理工科有“爱”吗?那就表现一下咯。。。而且研究生院为社会培养的是有顶尖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这时候什么组个小团 队做塑料模具,就太小儿科了。 我们中国的研究生院?首先,有几个人读研时为了走科研道路?又有几个导师带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甚至有几个导师是真正在做科研的?我有同学已经当上正教授,有的还在讲师的道路上狂奔,大家聊起来,在中国大学教书,出路只有两条: -------- 第一是做学霸。什么863啊,自然科学基金啊,中科院啊,美国名校啊,各个紧要岗位上要有自己的人。每年国家分科研经费,要拿的瓢盆满钵。各种荣誉各种 奖,要手到擒来。说白了,就是在政府这条线上有地位有实力,政府分下来的钱,我总拿得到,拿得多。典型代表:各位院士。 --------- 第二是依托学校搞第N产业:论文随便写写,够数就行。学生不要聪明,听话就行。开一个科研咨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