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考必背古诗文原文及情景默写.docxVIP

18年高考必背古诗文原文及情景默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45 高考必背古诗文原文、情景式默写示例 一、初中必背50篇 ?????????????? 初中文言文16篇 1、《论语》十则 ①子(先生)曰:“学而时习(时常地复习)之,不亦说(“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④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⑤子曰:“由(仲由,字子路),诲女(“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为政》)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谢)也。”(《子罕》)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公曰:“衣食所安(养),弗(不)敢专(个人专有)也,必以分人。”对(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实情)。”对曰:“小信(信用)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实情判断)。”对曰:“忠之属(这是尽了职份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也。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战则请从(跟随)。” 公与之乘(共坐一辆战车),战于长勺。公将鼓(击鼓进军)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大败)。公将驰(驱车追赶)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车轮压出的痕迹),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追赶,追击)齐师。? 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缘故)。对曰:“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战,勇气也。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夫大国,难测(推测,估计)也,惧有伏(埋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8.(16全国III)《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